年前的玉米市場果然就是一部經典的動畫片——大鬧天宮。
漲是猛漲,跌起來呢,也是狠跌,這還好理解,畢竟去年一年里,玉米基本就是這么過來的,并且也經歷了反反復復的跌了又漲,漲了又跌。
但自從元旦之后,玉米的行情就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因為根據市場預計,由于玉米行情較弱,市場情緒低迷,因此從元旦過后至春節這段時間,可能會迎來一波賣糧高峰,那么玉米可能就會再次承壓。
但結果玉米不僅沒承壓,反而還開漲了。
這本來挺欣喜的,但突然漲得好好的山東玉米再次下跌,并且跌勢兇猛,好像怎么漲上來的就要怎么跌回去似的。
而反觀東北呢,完全不理會,還在埋頭上漲。
于是就形成了當前的局面:漲的是拼命在漲,而跌的呢,也在嘩嘩下跌,任誰看了這樣的行情都會傻眼發懵吧:玉米到底咋回事呢?
對于這樣的行情,其實就是3個字:不意外。
在昨天的文章里,我們還剛剛提到,隨著玉米的上漲,玉米的風險也越來越近了。
其中之一就是市場的恐高情緒。
話音剛落,玉米就跌了。
下跌的原因無他,只有一個,那就是玉米的上量又增加了,而上量增加的原因正是恐高。
雖然玉米上漲是好事,但也是一把雙刃劍,既引發了惜售情緒,但同時也醞釀著恐高情緒。
比如,上周中儲糧采購明顯放量,同比前一周采購增長了45.6%,但是成交率卻出現了大幅下滑,從前一周的94%下滑到了48.5%,跌幅近半。
這也說明市場看漲情緒增加,惜售情緒增強。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玉米的上漲,市場的心態也在發生動搖。
原因是去年的經驗歷歷在目,玉米每每出人意料,而且就算看漲情緒上升,但也并不是說馬上就漲,供需的轉變還需要時間來成全。
所以隨著玉米持續上漲,恐高情緒也越來越高,于是,就出現了上量激增的局面。
那么,為什么只是山東上量猛增呢?
首先,這很符合山東市場的慣性。
山東玉米一直是看車下菜碟,車少猛漲,車多狠跌。
而很多時候并不是多缺糧,為的就是提價促糧,而只要這個糧一上來,那么壓起價來也是毫不手軟的。
其次,政策的利好主要集中在東北市場,東北市場的情緒要更強。
所以山東的猛跌對東北來說,其實影響不大,不僅影響不大,可能還有助力。
因為隨著山東玉米的瘋狂上漲,與東北價差逐漸形成,為東北糧的入關創造了條件。
這么一來,反倒又增加了山東的壓力了。
那么,年前這樣的局面會不會就這么一直持續下去呢?
大概率還是要動蕩的,因為市場情緒不穩定,不僅是買賣博弈激烈,就是買賣自身博弈也很激烈。
所以,注定玉米就不會太平。
但是好在政策已的前預料,所以拋出了維穩的信號。
那么在政策的保駕護航下,玉米的波動就不會太大,漲跌基本控制在100元/噸以內的幅度。
而且現在已經是農歷十二月十九了,距離春節也就還有10天左右的時候,而小年也更是近在咫尺,即便市場蠢蠢欲動,但留給玉米的時間的確不多了,所以也不會鬧出太大的動靜來。
不如收收心,把精力放到年后,因為年后的玉米肯定又是一場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