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雖供需雙增,但供應明顯偏多。一方面新季稻供應加碼:南方早熟中稻上市量增加,兩湖早熟中稻收購價為1.22-1.29元/斤,出米率60-65%之間;東北地區由于積溫偏高,黑龍江、吉林等地青粒稻谷已少量上市,割青綏粳18稻谷收購參考價1.30-1.45元/斤,水分在25-30%之間。
另一方面稻谷輪出數量增多:糧點近期為收購新季稻谷騰倉,近期輪出稻谷拍賣數量明顯增多,前期部分流拍的稻谷,近期也開始適當降價拍賣。而需求方面僅為部分集團性質的采購以及食堂的需求,普通大米供應相對充足,米企開機率釋放相對緩慢,買方仍占據一定的主導。
另一方面稻谷輪出數量增多:糧點近期為收購新季稻谷騰倉,近期輪出稻谷拍賣數量明顯增多,前期部分流拍的稻谷,近期也開始適當降價拍賣。而需求方面僅為部分集團性質的采購以及食堂的需求,普通大米供應相對充足,米企開機率釋放相對緩慢,買方仍占據一定的主導。
其次,新稻上市,供應壓力逐步增大。新稻上市進度加快,給市場帶來額外供應壓力。南方地區氣溫依然較高,早熟中稻成熟加快,上市量有所增加,而當前新季稻谷質量欠佳,從近期的中儲糧的采購成交訂單來看,大部分稻谷多低于收購價成交,從側面也印證了稻谷市場的供應壓力,以及價格方面的支撐薄弱。市場普遍預期,新季中晚稻大量上市后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的可能性較大。從江西省早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情況看,雖然預案啟動暫時止住了持續下跌勢頭,但整體收購點偏少,疊加質量欠佳,并沒有出現部分業內期待的上漲局面。
最后,業內觀望情緒依然濃厚。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影響下,加工企業采購相對謹慎。新季秈稻價格偏弱,市場供應量增多,印證了部分業內的“利空”預期兌現,市場恐慌情緒尚存。而粳稻方面,近期青粒稻谷少量供應,下游認可度也不高,僅少部分業內參與其中,一部分業內仍在執行陳糧稻米為主,等待新季自然干稻谷上市后再做決定。
綜上,近期大米市場需求較前期的確有所增多,大米行業的產能有所釋放,近期各地成交量也有所增多,隨著中秋國慶雙節臨近,大米需求有望繼續回暖。但新季中晚稻大量上市后,最低收購價預案啟動的可能性較大,市場價格上行空間有限,預計短期內稻米市場仍將保持弱勢震蕩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