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豆播種推進 干旱影響逐步減弱
目前美豆的播種進度快于去年同期以及五年均值。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4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30%,此前市場預期為31%,此前一周為18%,去年同期為24%,五年均值為23%。正常推進的播種,意味著美豆產區天氣狀態適宜,同時也有利于年度產量的穩定,對美豆期貨價格形成中性偏空影響。
在開播前,市場曾有討論產區干旱的影響,但從數據看,干旱程度也在逐步減弱。USDA最新干旱報告顯示,截至4月29日當周,約15%的美國大豆種植區域受到干旱影響,而此前一周為21%,較上周縮小6%,去年同期為16%。因此,短期結合天氣數據和播種數據,美豆產量預估平穩,難有超預期的影響出現。
從美豆期貨的非商業持倉上看,空單持續減倉趨勢明顯,而多單短期稍有增倉。CFTC數據顯示,截至4月29日,多單持倉18.42萬張,空單持倉12.47萬張,預計短期美豆期貨繼續在1037美分/蒲式耳至1060美分/蒲式耳之間震蕩運行。
國內豆粕提貨總體偏慢 壓車緩解仍需時間
4月豆粕現貨價格波動較大。監測數據顯示,4月豆粕現貨月初價格為3089元/噸,在4月24日達到月內最高價格4060元/噸,隨后回落至月末的3396元/噸,月內最高漲幅為33%,盡管價格走出較大波動,但現貨市場基本面變化不大:上游普遍不開新單、提貨排隊時間較長、現貨流通較少。因此,除了對價格的走勢預測外,還需要考慮提貨時間的不確定性、調運時間、找車難易等,豆粕的采購難度和價格預判難度較平時有所增強。
價格的急漲急跌背后,是3月底以來持續的基本面近遠月矛盾:近月現貨持續緊張,遠期寬松確定性較高。面對這樣的基本面結構,中下游的采購普遍維持低庫存策略,等待后期供應寬松后,價格下跌再補充庫存。但由于上游企業的開機時間不斷延遲,現貨供應不斷緊張,低庫存難以持續滾動,導致現貨價格開始快速走高,工廠壓車不斷增加,使得現貨價格有了上漲的溢價空間。
但到了4月下旬,隨著部分企業陸續恢復生產,以及4月價格與5月價格存在價差修復的需求,市場前期的過熱情緒有所降溫,因此現貨價格出現回落。
進入5月后,因為各種因素而不斷推遲的寬松預期,疊加5月合同開始執行,現貨端預期寬松的細化節點移至5月下旬。但總體上看,緩解壓車仍需要時間,且部分企業在5月仍有停機計劃,因此5月中上旬,現貨價格繼續下行空間有限,但下旬以后,供應對于現貨價格的壓力將逐步體現,價格有望開始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