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一些原本就獲得對華出口的農產品也開始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據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中國大豆進口量升至1392萬噸的歷史峰值,是4月進口量的 2.3倍。由于美豆的缺失,這些大豆絕大部分來自巴西。
而來自巴西的數據也顯示,巴西5月份大豆出口量高達1410萬噸。
來自貿易商的統計數據進一步顯示,截至5月下旬,我國進口廠商6月船期大豆采購已基本完成,7月完成逾86%,8月不到45%。
綜合測算,截至5月下旬,國內進口廠商已累計買船量達到4100萬噸。而美國方面,則已經連續五周未對華出口大豆。
除了大豆外,下半年首船來華的巴西玉米已在等待排船,預計6月中下旬裝船,數量6.6萬噸。考慮到巴西船運速度,預計最快將于8月前后抵達中國。
同時,4月以來澳洲高粱陸續排船來華,4到5月總規模超過40萬噸,此外,還有6船阿根廷高粱計劃裝運來華,總規模也有22.9萬噸。
相較而言,2024年10月以來,美國玉米來華規模已下降至1萬噸以下。從美國出口檢驗報告來看,目前基本沒有成規模的玉米和高粱銷往中國。
在亞洲臨近地區,印度也在積極爭取對華油粕出口,泰國方面則表示,會加大對華木薯和大米的出口。
在國內市場方面,隨著近段時間大豆到港量的持續增加,油廠開工率明顯回升,豆粕庫存開始逐漸增加。截至目前國內主流廠商43%蛋白豆粕現貨價格2850-2950元/噸,較4月下旬的年內高點下跌970-1380元/噸,較去年同期偏低450-540元/噸。
來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的報告顯示,預期6月中下旬國內主要油廠豆粕累庫將加快,豆粕基差整體將繼續偏弱運行。在小麥玉米市場,目前河南已經啟動小麥托市收購,但從市場表現來看,托市收購力度不如預期,加上小麥上市量的增加,小麥價格仍處于下行通道之中。
截至目前為止,華北地區小麥價格主流區間進一步下移至2400元/噸,少量芽麥報價不到2300元,而當地玉米飼料企業采購價格2450元/噸,市場替代比例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來自上海匯易的數據顯示,安徽等小麥主產區飼料企業配方中小麥添加量已突破30%。
截至目前為止,華北地區小麥價格主流區間進一步下移至2400元/噸,少量芽麥報價不到2300元,而當地玉米飼料企業采購價格2450元/噸,市場替代比例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來自上海匯易的數據顯示,安徽等小麥主產區飼料企業配方中小麥添加量已突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