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需求端看,終端消費市場持續擴容,優質專用小麥越來越受歡迎,小麥“優質優價”特征愈發明顯。
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對面條、包子、餃子等傳統面制品的品質、口感和營養要求越來越高,對優質專用小麥的需求相應增長。
市場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專用面粉占我國面粉總產量的比例增長至近40%,速凍水餃、包子、面點等冷凍食品或方便面、生濕面等食品工業企業以及現制包子、餃子、點心等高端連鎖餐飲企業均增加了對專用面粉的使用量。
同時,功能性、營養強化類面制品市場規模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進一步帶動了高蛋白質、高膳食纖維、鋅鐵硒生物營養強化等特殊專用小麥品種的需求增長。
市場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專用面粉占我國面粉總產量的比例增長至近40%,速凍水餃、包子、面點等冷凍食品或方便面、生濕面等食品工業企業以及現制包子、餃子、點心等高端連鎖餐飲企業均增加了對專用面粉的使用量。
同時,功能性、營養強化類面制品市場規模正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長,進一步帶動了高蛋白質、高膳食纖維、鋅鐵硒生物營養強化等特殊專用小麥品種的需求增長。
另一方面,烘焙食品市場容量快速擴大,直接拉動強筋、弱筋等專用小麥的需求增長,拓展了優質麥的新增市場空間。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烘焙食品零售市場規模為6110.7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面包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高端食品品牌對優質專用小麥的依賴度尤為顯著,如國內排名前十的烘焙品牌,其原料采購中優質專用小麥占比均達90%以上,部分企業為保障原糧品質,與主產區簽訂長期訂單,以高于普通小麥15%-20%的溢價鎖定優質糧源。
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高端食品品牌對優質專用小麥的依賴度尤為顯著,如國內排名前十的烘焙品牌,其原料采購中優質專用小麥占比均達90%以上,部分企業為保障原糧品質,與主產區簽訂長期訂單,以高于普通小麥15%-20%的溢價鎖定優質糧源。
從供給端看,今年我國小麥進口量大幅下降,國產優質專用小麥迎來市場機遇,進口替代正在加速推進。
我國小麥常年供應總量充足,少量進口主要是品種調劑,滿足國內市場專用小麥需求。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1-4月累計,我國小麥進口106萬噸,同比減83%,各主要進口來源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等)的進口量均減少60%以上。
進口麥驟減對華南市場短期影響相對較大,如廣東當地面粉企業此前60%以上的原料依賴進口加拿大春麥與澳大利亞硬麥,但近年來我國優質專用小麥品種比重持續擴大,為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和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能夠對進口麥形成有效替代。
進口麥驟減對華南市場短期影響相對較大,如廣東當地面粉企業此前60%以上的原料依賴進口加拿大春麥與澳大利亞硬麥,但近年來我國優質專用小麥品種比重持續擴大,為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和產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能夠對進口麥形成有效替代。
據廣東面粉行業協會調研,目前超80%的烘焙專用粉生產企業已啟動國產替代方案,藁優2018、師欒02-1等強筋品種成為主力替代源,從河北、山東主產區經鐵海聯運至廣東港口的落地價約3300元/噸,較進口麥到岸價低15%-20%。
廣東某烘焙粉企業負責人表示,通過調整配粉工藝,國產麥在面包粉中的替代比例已達30%一40%,面團穩定時間等關鍵指標與進口麥差距縮小至10%以內。國產優質專用小麥的市場替代效應正從華南向華東擴展,江蘇、浙江等地面粉企業針對國產優質麥的采購量也在持續增加。
廣東某烘焙粉企業負責人表示,通過調整配粉工藝,國產麥在面包粉中的替代比例已達30%一40%,面團穩定時間等關鍵指標與進口麥差距縮小至10%以內。國產優質專用小麥的市場替代效應正從華南向華東擴展,江蘇、浙江等地面粉企業針對國產優質麥的采購量也在持續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替代效應進一步激活產業鏈協同,河北藁城、山東德州等地糧庫與廣東烘焙企業簽訂“點對點”直供協議,通過“一次加工、二次配粉”模式縮短流通環節,物流成本較傳統貿易降低18%。某糧貿企業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藁優系列小麥南下銷量同比激增170%,帶動主產區優質麥出庫價突破3000元/噸,創近三年新高,同時也帶動主產區優質麥種植面積擴大。
2024年河南省優質小麥種植面積為5208萬畝,占麥播總面積的66.5%,比2023年增加308萬畝。據了解,2025年山東省的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預計擴大至3000萬畝左右,約占山東小麥總種植面積50%,其中強筋小麥達1200萬畝。
2024年河南省優質小麥種植面積為5208萬畝,占麥播總面積的66.5%,比2023年增加308萬畝。據了解,2025年山東省的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預計擴大至3000萬畝左右,約占山東小麥總種植面積50%,其中強筋小麥達1200萬畝。
在需求拉動與供給優化的雙重作用下,國內優質專用小麥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將不斷釋放。隨著食品加工及烘焙產業的快速發展,優質專用小麥市場需求持續升溫,尤其在面粉加工企業集中區域,優質強筋、弱筋小麥已呈現出“優質優價”甚至“一麥難求”的市場局面。
2025年上半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數據顯示,優質強筋小麥(如新麥26、鄭麥366)平均交易價格達到每斤1.43元,較普通小麥高出0.20元以上,部分時段因供應緊張,個別企業收購價突破1.48元/斤,顯示出優質小麥在市場流通中的強勁競爭力。
2025年上半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數據顯示,優質強筋小麥(如新麥26、鄭麥366)平均交易價格達到每斤1.43元,較普通小麥高出0.20元以上,部分時段因供應緊張,個別企業收購價突破1.48元/斤,顯示出優質小麥在市場流通中的強勁競爭力。
今年以來,在山東濟南、河北石家莊等主產區,大型面粉企業對優質小麥的采購意愿持續增強,優質小麥到廠價普遍在1.42-1.46元/斤,明顯高于普通小麥1.20-1.23元/斤的主流收購價。值得注意的是,新季小麥上市前,一些龍頭企業已提前啟動優質麥收儲計劃。
例如,中糧面業(新鄉)公司自3月起就加大了對優質強筋小麥的采購力度,日均收購量提升至3000噸以上,并明確表示將優先保障優質麥原料庫存。這些市場信號充分說明,優質專用小麥正逐步從“作物品種”向“市場產品”轉變,其價值優勢在產業鏈上下游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在2025年小麥進口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國產優質專用小麥收購價格大概率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拉升今年新麥整體價格水平。
例如,中糧面業(新鄉)公司自3月起就加大了對優質強筋小麥的采購力度,日均收購量提升至3000噸以上,并明確表示將優先保障優質麥原料庫存。這些市場信號充分說明,優質專用小麥正逐步從“作物品種”向“市場產品”轉變,其價值優勢在產業鏈上下游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在2025年小麥進口量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國產優質專用小麥收購價格大概率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并在一定程度拉升今年新麥整體價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