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小麥產量為1.3816億噸,略低于2024年的1.3822億噸。盡管河南、陜西等主產區遭遇嚴重干旱,但得益于及時灌溉和未發生其他重大自然災害,全國小麥總產量仍保持基本穩定。
河南和陜西均為國內小麥主產區,占到全國產量四分之一以上。今年5月兩地遭遇持續高溫干旱天氣,部分農戶反映產量減半,但整體影響受到控制。
冬小麥占我國小麥總產量的98%,2025年冬小麥產量為1.3545億噸,同比微降4.5萬噸。與此同時,全國小麥種植面積減少0.1%至2307萬公頃。
進口需求預期和去年持平
分析師認為,盡管產量略有下降,但由于國內庫存充足,中國小麥進口量預計將與2024年持平。事實上,中國小麥進口量已連續兩年下降,2025年前五個月的進口量同比驟降80%。這一趨勢與2022-2023年中國作為全球頭號小麥進口國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由于今年中國進口需求下滑,澳大利亞等主要供應國面臨小麥過剩問題。
除小麥外,2025年中國夏糧總產量(包括大麥、燕麥、蕎麥等其他谷物及豆類、薯類作物)也小幅下降0.1%,至1.4974億噸,種植面積減少0.1%至2658萬公頃。
總體來看,盡管極端天氣對局部地區造成較大沖擊,但中國小麥生產仍展現出較強的韌性,產量波動極小。穩定的國內供應使得進口依賴度進一步降低,反映出中國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