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東北出人意料的上漲了。
不過也沒啥可激動的,因為都這個時候了,玉米突然反轉的可能性比較小,除非是新玉米產情出現重大波動,否則一切都是階段性的小打小鬧。
東北的上漲大概率是和天氣有關。
因為根據天氣預報,過幾天東北又要下雨了,和山東市場不一樣,東北的雨影響的不是陳玉米,而是新玉米。
因為9月上旬,遼寧黑山玉米將率先上市,但是如果被雨這么一攪和,可能就要延遲了。
現在下游企業卡庫存也是卡得很微妙,深加工因為沒利潤,所以使勁壓庫存,這可以理解,但飼料企業也這么干就明顯是要趁火打新玉米的劫了。
所以新玉米收獲要是一延遲,那陳玉米的需求就變相增加了。
昨天我們也說到新玉米開秤的問題,新疆玉米開秤是漲漲跌跌,但也說明市場博弈比較激烈,所以行情不穩定。
而在新疆之后,東北的新玉米也開始陸續試探性的報價了。
這價格報的,那叫一個亂套。
根據消息,遼寧黑山和吉林長嶺地區30%水的玉米報的開秤價在0.85元/斤左右,但是隨即又有說0.8元的,還有說0.87元的……
忽上忽下,搞得人也是懵圈。
不過這也說明市場的博弈確實不小,再加上之前有企業預采新糧給出了0.76元的一口價,但是簽約的人很少,說明大家對這個價不認可,這也說明雖然玉米看跌情緒大,但是基層挺價的情緒也不低。
所以玉米博弈才會這么激烈。
雖然說企業都照著成本價去壓價,但是未必就會如愿,因為雖然說新糧上市,供應激增,但并不意味著每次玉米就只能賣成本價呀,那誰還種玉米去?
而且這兩年政策端的態度也很明顯,導向性也很清晰,再加上如果新玉米上市真要延遲的話,那基層挺價惜售的情緒肯定要更高,所以這個新玉米的報價預計也就不會太低,這就像之前分析的,今年新玉米開秤大概率要比去年要高。
而且從近期期貨市場的表現也印證了這一點。
之前期貨市場是一個勁兒地向下拉拽,而當時現貨玉米其實倒沒那么大的跌勢,但現在反過來了,現貨玉米一個勁兒走弱,而期貨呢,倒開始回漲了。
這也說明市場存在低估值買盤增強的現象。
現在這些所謂的矛盾也好,博弈也好,都集中在了新玉米的開秤上。
種種跡象都顯示,新玉米上市,基層挺價惜售情緒比較濃,而拋開深加工不談,飼料企業現在庫存是近5年來的低位,而飼料需求和深加工不一樣,飼料是有明顯剛需支撐的,所以也就意味著新玉米上市,飼料企業必然要大量補庫。
所以玉米高開的幾率增高。
但也正如我們昨天談到的,高開歸高開,但高開并不是風險的結束,相反恰恰是風險的開始,因為需求端殺跌的情緒依然很濃,尤其是當有了基礎庫存以后,恐怕就要磨刀霍霍了。
所以今年的玉米不輕松,又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