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量表現 1998年平均產量為3007.5kg/hm2,比對照晉麥53增產12.6%;1999年平均產量為2907.0kg/hm2,比對照晉麥53增產15.2%。兩年平均產量為2964.0kg/hm2,比對照增產13.6%,排名位。1999年參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肥旱地組生產試驗,六個點有五個點增產,平均產量2517.0kg/hm2,比對照晉麥53增產6.5%。
2、特征特性 晉麥70全生育期267天左右,屬強冬性中熟品種。出苗后芽鞘綠色,幼苗健壯,半匍匐,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抽穗后,莖葉披有明顯臘質,植株灰綠色,葉半披。植株長相清秀,葉片功能期長,成熟落黃好,灌漿速度快,穗層整齊一致,大穗大粒。株高75cm左右,莖稈堅韌抗倒。穗呈棍棒型,長芒、白殼、白粒,子粒硬質。千粒重35~40g,穗粒數26~30粒,成穗在375萬穗/hm2以上。抗旱、耐旱,抗熱性好,適應性廣,生產潛力大,庫容彈性強,在旱年增產,在豐年高產。由于莖稈粗壯,具有彈性,抗倒伏能力強,可以種植在一般水肥地,株高85~90cm,在比其它品種少澆1~2水的情況下,仍能獲得較高的產量,是典型的高產節水型小麥新品種。抽穗成熟比對照晉麥53略晚2~3天。
3、抗病性 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進行抗銹鑒定,在人工接種條件下,該品種對條銹混合菌具有良好抗性,對優勢小種30、31以及葉銹病表現輕感。在本所連續兩年的大田抗蚜鑒定中,表現突出,抗蚜為1級,屬高抗類型。
4、品質特性 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品質分析結果,粗蛋白15.15%、濕面筋33.6%、沉降值35.0mL,屬面條、饅頭專用小麥品種。
5、生態適應性 晉麥70可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及北部冬麥區肥旱地、中等水肥地種植,也可在山西臨汾東西山旱垣地以及陜西延安、甘肅天水等地種植。
6、栽培技術 播種期以9月下旬為宜。旱地適宜播量187.5~225.0kg/hm2,水地適宜播量150.0~187.5kg/hm2,以粉銹寧或拌種雙進行拌種。水地要澆好越冬水。3月上旬對麥田進行摟搭,保墑增溫。4月中下旬起身拔節后,噴施滅草枯。在小麥拔節后追硝銨225~300kg/hm2或尿素225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