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少輝。張學品,馮偉森,田文仲,楊洪強
(洛陽農林科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洛旱22是洛陽農林科學院小麥研究所根據黃淮旱肥地小麥生產需求.于2005年以高水肥地
品種周麥16為母本、黃淮早肥地區域試驗對照種洛旱7號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經“水旱協調選擇混合法”對其后代選育而式的高產穩產、抗旱、抗倒旱地小麥新品種。其于2018年通過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麥20180058。
1特征特性
洛旱22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全生育期238 d.
幼苗半匍匐.分集力強.時色主綠.抗寒性好。株
高74.9厘米,株型半尖角.抗倒性好。穗長方形,
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跑病變較好。成穗數
552萬●hm-.穗粒數358粒。千粒重43.5g。
2產量表現
該品種于2014-2015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旱肥組品種區域試驗.15點匯總.14點增產,1點減產,增產點率93.3%.平均產量6 535.5kg. hm-2,較對照品種洛早7號增產5.6%,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15-2016 年度續試,15點匯總,15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產量6784.5kg. hm-2,較對照品種洛早7號增產7.9%,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16-2017 年參加黃淮冬麥區旱肥組生產試驗.8點匯總,8點增產,增產點率100%,平均產量6360.0 kg. hm-2 ,居試驗位,比對照品種洛旱7號增產8. 8%。其中,2014- -2015 年黃淮旱肥區試泰安點的平均產量達到9 859.5 kg. Hm-2,株高87 cm,成穗數723萬. hm-2 ,穗粒數43.1粒、千粒重42.6 g。
3抗性表現
2015和2016年連續兩年經指定鑒定單
位鑒定,洛旱22抗旱指數0.900~0.961,抗旱性達3級,抗旱性與對照品種晉麥47相當,抗旱性中等;冬性類,抗寒性級別1級,抗寒性好;中抗條銹病、中感葉銹病、高感白粉病和黃矮病。
4品質性狀
2015和2016年連續兩年經農業部谷物品質質量檢測中心檢測,洛旱22籽粒容重分別為807
和814 g . L-1,蛋白質含量分別為13. 09%和13.59%,濕面筋含量分別為28. 5%和30. 7%,穩定時間分別為4.5和3.8 min。
5栽培技術要點
該品種適宜于山西省晉南、陜西省咸陽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東省旱地種植。適宜播期為10月5-15日,佳播量為120kg.hm-2,晚播可適當加大播量。施肥可采
用“一炮轟”的方法,有機肥和化肥配施,以深耕掩底。及時防治白粉病和蚜蟲等病蟲害。適時收獲,防止穗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