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西省高平市南陳村農民王文才種植的5畝旱地麥田里,經過由山西省農業廳、科技廳、農業科學院、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組織的有關專家的嚴格測產驗收,該農戶種植的小麥新品種長6878畝產達到了616.3公斤。這意味著山西在小麥品種培育領域取得了又一歷史性突破,全省小麥產量將躍上一個新臺階。
專家組依據農業部制定的《糧食高產創建測產驗收辦法(試行)》,先測量了測產田塊的面積,然后根據種植田塊為長條形的實際地形,分三段進行取樣,按蛇形取樣法共選取了9個樣點。經實地測定,該5畝小麥平均畝穗數60.1萬,穗粒數29.0粒,千粒重41.6克,理論產量為616.3公斤/畝,創造了山西旱地小麥產量的高紀錄。
長6878小麥是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谷子研究所研究人員歷時10余年培育的旱作小麥品種,2003年通過審定,同年開始試種。據長6878小麥品種課題攻關組組長孫美榮研究員介紹,幾年的試種顯示,該品種畝穗數為50至60萬穗,穗粒為25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抗旱性能突出、抗病、抗凍性良好,豐水年平均畝產量為500公斤左右,歉水年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適宜在北部冬麥區廣大旱地種植、推廣。
據著名小麥專家、山西農業大學教授苗果園介紹,山西2/3的小麥種植區域為旱作小麥,長6878小麥品種的培育成功,為山西乃至北部冬麥區旱地小麥高產創出了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