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綿陽市農科所新育成的雜交小麥品種“綿雜麥168”通過專家現場測產驗收,畝產達571公斤,創造四川省小麥高產新記錄(原記錄為523公斤)。
近期四川省農業廳組織由小麥席專家肖世和為組長的專家驗收小組在什邡市召開現場驗收會,對“綿雜麥168”進行現場測產驗收,專家驗收小組通過對雜交小麥田間觀察、鑒定,認為該品種具備優良的抗病性;測產表明,該品種豐產效果好。驗收小組一致認為:“綿雜麥168”在四川及長江上游地區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價值,建議育種單位要擴大制種面積,提高制種產量,以降低種子價格;加大科研力度,提高雜交種恢復度,以穩定產量;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及時組織技術培訓,加快成果轉化,以普及相關技術,希望通過多方努力加快雜交小麥的推廣應用。
“綿雜麥168”是綿陽農科所繼雜交小麥“綿陽32號”后研究育成的第二個雜交小麥品種,該品種增產性突出,2005-2007年度小麥新品種區試中,平均比對照增產12.65%,畝增小麥53.1公斤;品質優良,達到中筋小麥品種類型標準;綜合抗逆性強,產量穩定,對條銹病和白粉病抗病力強,抗性穩定;制種產量高,每畝制種產量可達200公斤以上,為產業化生產創造了條件。產、抗病、雜交小麥“綿雜麥168”的選育成功,表明我省雜交小麥研究水平走在前列;高產栽培示范,標志我國對雜交小麥的研究由純粹的試驗研究進入到大田生產階段;雜交小麥的推廣應用,對大幅度提高小麥產量,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