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經是1月中旬了,距離春節也就十來天的時間了,本來年前根據市場的預期,年前會有一波集中變現,然后玉米會迎來一波大殺價。
但是玉米再次出乎市場預料,不僅沒有大殺價,而且還越漲越猛了。
而且更出人意料的是,市場的風也突然一下子就變了,原來觀望的,現在也不觀望了,開始著手準備收糧建庫;
原來觀望的企業現在也不觀望了,開始咣咣提價,之前還只是以“厘”為單位,現在直接按“分”漲了。
為啥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可以說這是多米諾骨牌般一系列傳導的結果。
而推倒第一張多米諾的正是前不久中儲糧的增儲消息。
很多人可能會納悶,玉米增儲也不是剛增的,去年增了一年了,也沒見玉米濺起多大水花呀,而且從價格上來說,不僅沒漲,而且還跌了。
為啥現在再一喊增儲就這么大反應呢?
只能說背景不一樣,情緒反應也就不一樣。
去年1月份,增儲消息發布的時候,玉米市場并沒有多大反應,甚至還在下跌。
為什么?
因為市場預期較差,并不看好玉米,再加上增儲開庫的量級以及價格卻并沒有令市場大為驚喜,所以玉米并沒有太多反應。
直到隨著增儲持續開收,逐漸緩解了部分市場壓力,玉米才逐漸抬頭。
那么這回為啥市場對增儲的反應這么大呢?
主要是超出了市場的預期。
因為根據市場推斷,由于玉米價格持續低迷,所以今年基層普遍都沒有存糧的意愿,更多的是能賣就賣,落袋為安。
而從今年玉米的售糧進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截至目前,玉米售糧進度較往年偏快,基本已過半。
所以,市場預期年前賣糧情緒較高,年前必然會有一波賣糧高峰,于是玉米價格可能會再次走跌。
但就在玉米走勢低迷,似乎正要應驗市場預期的時候,中儲糧的增儲消息疊加期貨市場的蠢蠢欲動,最終扭轉了玉米的頹勢。
于是,市場情緒開始升溫,玉米的看漲變得積極起來。
一是年前玉米的市場情緒變得積極。
別看年前玉米所剩時間不多,但是隨著市場情緒變得積極,玉米也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本來市場情緒很弱,但是隨著中儲糧年前突然增儲開收,市場開始扭轉心態,普遍認為“中字頭”出手,大概說明玉米已到了最低點。于是,年前就成了建庫的好時機。
二是年后玉米的市場預期變得積極。
本來市場對玉米的預期并不高,理由是年后的地趴糧的供應壓力,以及今年天氣多變,也更使得年后的玉米市場多了許多不確定性。
但是隨著增儲的再次開收,以及年前玉米售糧進度的快速推進,反倒使年后玉米市場的供應壓力小了很多。
于是,市場對于年后的玉米預期有了新的轉變,于是年前的收糧也變得更積極。
三是天氣助力。
相信很多朋友注意到了,山東市場玉米的到貨是直線下降。
7號的時候上量還在1000多輛,到現在上量直接掉到了300多,一方面是臨近春節,售糧快接近尾聲;另一方面呢,也是市場情緒升溫后,持糧主體也變得樂觀起來。
而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天氣。
近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再次來襲,將影響中東大部分地區,東北、山東、河南等部分地區將有明顯的大風天氣。
說到這兒,大家肯定又明白了,天氣也影響了玉米的上量。
但是我們也不應高估市場的情緒,因為情緒這東西是很脆弱的,尤其是在熊市的時候,今天可能看漲,明天可能就會恐高。
尤其是當玉米連續上漲了數天后,手里有糧的很可能就會選擇變現,所以上量可能很快又會增加。
不過,塵埃落定的是,年前玉米的底已經筑牢,也就是說,年前玉米雖然還會震蕩,但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玉米的大風險已過,在期現市場情緒雙雙高亢的情況下,玉米將穩定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