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球的溫度比19世紀中期平均水平(1850-1900年)高出約1.47攝氏度。2024年再次打破溫度記錄,成為自1880年開始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1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最直接的中心思想——我們正式進入到拉尼娜狀態,而今年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冬季降水明顯偏少,特別是南方。未來的一段時間,雖有短暫的降水,但以中東部地區要注意抗旱。
換言之,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不論是厄爾尼諾還是拉尼娜事件過程中,極端的天氣會越來越頻發。如果不能控制好溫度,一個更破碎的未來,只是時間問題!
今天是2025年1月18日,本人在1月13日的文章中預判2505合約反彈空間在2275~2300這個點位,用了一周的時間,最高已經來到了2298這個點位。
換言之,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這一輪的反彈,從昨晚的夜盤就可以看出來,上攻開始有阻力,接下來新的一周,是穩定?盤整?還是一飛沖天?我們拭目以待!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期貨的底部筑底非常的夯實,即使會出現行情的波動,也跌不回從前了!所以,個人武斷的預判——震蕩,上行,是未來的主基調。
當下華北、華南玉米市場就給大家上演了“震蕩”行情走勢,也正如前期預判一樣,當漲至一定價格,不論是基層的糧點還是貿易商都會選擇變現兌現利潤。
所以,落價是必然發生的事情。但從這兩天落價態度和速度就可以感受到深加工一絲絲變化,他們也在試探市場情緒和節奏——小心翼翼試探。
罕見的,象征性的3厘、5厘的落價,儼然沒有了之前的底氣,現在完全變成了唯唯諾諾!所以,大概率從今天開始,華北、華南各地深加工落價的企業會逐步遞減,然后進入平穩期。
反觀東北玉米市場,仍在嗷嗷漲價的態勢之中,絲毫沒有感覺到要熄火的意思,特別是黑龍江深加工,除了漲價就是漲價,你家漲完,我家漲,漲聲是此起彼伏。
同時港口的收購價格每天都在以10元的速度上漲,從最低1990元已經漲至主流2060元,上漲了80元。
然而,不論是漲價還是落價,市場的分歧也是愈演愈烈,看漲有看漲的理由,看跌有看跌的道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當下一切的“表”都源于“記憶”!但有一點,大家卻在“脫離”玉米談玉米,什么意思?
價格決定一切,當玉米價格過高之時,各種替代和進口就會瘋狂進入,當價格過低時,各種替代和進口就會被排擠出去。
這是玉米的基本盤,而且不可動搖——價格低,就是玉米最大的利好!價格高,就是玉米最大的利空!
1)為什么玉米被市場捶打得“鼻青臉腫”,不還是因為有替代嗎?
2)為什么玉米漲至3000元,為什么會跌至2000元,不還是因為有替代嗎?
我們再看看,2024年度新季玉米上市后,所有替代被通通T出市場,全國上下全部采購、使用、消化國產玉米。
即使短期內對東北玉米仍“半推半就”態度,但只要是使用玉米,不論是華北,還是華南,或是西北,或是新疆,只要用,就是在消化總量。
3000元的時候都敢瘋狂的入場,2000元的時候卻在瑟瑟發抖,根本原因就是“記憶”——賠怕了,賠服了!
所以,即使春節過后這個分割線,不論是農民還是基層糧點有變現的壓力,但也只是短期,大方向仍是向上的趨勢,與2024年下半年震蕩下行截然相反。
對于糧食人來說,不論南與北,未來能漲多高,一切都是未知,但手中有糧,只要賺錢就變現是一個相對不錯的選擇。
根據自己的資金、倉儲、資源、渠道、成本、物流等優勢,做適合自己相對最佳的購銷節奏,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落價采購,漲價賣糧,雖然不一定賺大錢,但一定會賺錢!切不可漲價買糧,落價賣糧,神仙來了也幫不到你。
前幾天文章表述的“東北大哥開始出關”,雖然量級很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華北、華南等地深加工在2025年的擴產和幾乎接近滿負荷的開工率,疊加養殖源源不斷的消化。
未來,一定會看到南北的順價,只是時間問題!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