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什么叫“豆粕奇跡”。
這個說起來的確比較神奇,事情主要發生在2023年。
2023年,豆粕市場上演了神奇一幕,即豆粕連續3次大起大落,價格范圍從3500噸/噸到4400元/噸來回大起大落。
尤其是豆粕即使跌到低點之后都依然能有很強的動力再次上漲,并且依然能重回高位,反復多次,令市場稱奇。
于是,豆粕就像是打不倒的小強一樣每每堅挺,而豆粕的這種低位大力反彈也被稱為“豆粕奇跡”。
不過到了2024年,這種奇跡就破滅了,而豆粕價格也一落千丈,跌破了3000元/噸的大關,一直在低位趴著。
但是自從今年春節前夕,豆粕就開始蠢蠢欲動了。
而到了年后,便開啟了強勢上漲的格局。
短短幾天之內,現貨價格快速從3200元/噸的位置漲到了3500元/噸,然后又快速漲到了3700元/噸,豆粕強勁的實力再次展現。
但是好景不長,快速上漲以后很快就又跌了。
下跌的原因有3個:
一個是之前的上漲太快,步子邁得太大了。
在牛市行情里能實現快速拉漲,是因為有需求托著,但是在整體宏觀經濟趨緩的大背景下,顯然就托不住了。
畢竟豆粕主要是飼料原料,而生豬又是飼料需求的大頭,但是再一看豬價,還在成本線附近晃蕩著,稍一不留神可能連成本線都保不住。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飼料的需求就不會強勁,那么飼料企業對豆粕的需求也就不會強勁。
所以,漲得太快市場也適應不了,于是就出現了回調。
另一個原因則是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供需報告中顯示,美豆庫存高于預期,而全球市場擔憂中國因貿易關稅等問題對美豆的需求繼續下降,于是全球大豆價格承壓走跌。
受此影響,國內豆粕市場也紛紛開始回調。
而第三個原因則是,雖然巴西大豆收獲延遲,可能將影響巴西大豆的到達中國港口的時間,使得進口大豆上量有所延后。
但是根據巴西谷物出口商協會表示,2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預計達到1010萬噸,比去年同期要高出近50萬噸。
這么一來,一季度進口大豆偏緊的預期就又有點晃忽了。
所以受這3個因素影響,國內豆粕開始迅速回吐之前的漲幅。
而這個回落的速度那叫一個快,比如江蘇地區43%豆粕報價就從之前的3650-3700元/噸快速回落到了3350-3400元/噸,跌幅近300元/噸之多。
至此,豆粕上演了一輪“快漲快跌”的行情,而正當市場擔憂豆粕會不會再次跌回到解放前的時候,“奇跡”就又來了。
豆粕再次回漲,從3400元/噸位置再次漲到了3500元/噸。
于是,市場再次嘩然:“豆粕奇跡”會不會又要重演了?
觀觀認為,短期來看,豆粕非常有可能走出與前年十分相似的行情,但是幅度明顯要縮小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一,豆粕有支撐。
雖然說美豆預期增加,以及巴西出口也預期增長,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一季度進口大豆到港偏低,這幾乎已經事實。
而市場情緒雖然受各種消息影響,但是受現實情況影響更大。
所以豆粕回落,不至于一跌到底,那么不到底,就得震蕩。
其二,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市場雖然一會兒看漲,一會兒又看跌,但是并不敢篤定地看漲或者看跌,所以豆粕就會在這樣的情緒支撐下漲跌震蕩。
至于后期能走出個什么樣的情況,就要看二季度以后巴西大豆的真實到港情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