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內稻谷上半年優質糧源供給階段性偏緊、下半年新稻增產供給增加,加上終端大米消費疲軟,稻米價格同比回落、依質改價。全球大米產情好轉,疊加印度逐步放寬大米出口限制,國際大米價格整體下跌。預計2025年國內稻谷總供給有保障,供大于求格局未變,國內稻米價格預期偏穩運行,優質優價特征明顯。全球大米產量增加、貿易量創新高,主要出口國競爭激烈,米價仍有回落空間。
一、2024年國內稻米市場形勢
(一)供給:產量同比增加,優質糧源需求旺盛
1.上半年優質稻需求旺盛,市場供給偏緊。受種植結構調整影響,2023年中晚稻產量比上年減少210.7萬噸,但質量整體較好,有效緩解2022年高溫干旱導致的中晚稻供需偏緊狀況,優質稻谷也因此迅速被市場消化,2024年上半年優質糧源需求旺盛,供給再度階段性偏緊,程度輕于2023年同期。
2.新季稻谷產量同比增加,不利天氣影響部分新稻質量。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稻谷播種面積29006.9千公頃(4.35億畝),比上年增加57.8千公頃(86.8萬畝),增長0.2%,在連續三年下降后,實現恢復性增長;稻谷單產7154.7公斤/公頃(477.0公斤/畝),比上年增加17.9公斤/公頃(1.2公斤/畝),增長0.3%;稻谷產量20753.5萬噸(4150.7億斤),比上年增加93.2萬噸(18.6億斤),增長0.5%。但局部地區遭遇不利天氣影響新稻品質,特別是南方中晚稻產區持續高溫和臺風天氣,部分主產區反映質量不及2023年。
3.進口大米同比減少,最低收購價稻谷成交數量有限。2024年進口大米價格回落,但仍在歷史高位,進口數量同比減半,而最低收購價稻谷拍賣啟動較晚、成交偏少,對市場影響有限。2024年我國累計進口大米166萬噸,同比減少97萬噸,減幅37.1%,進口均價4093元/噸,同比上漲6.9%;2024年最低收購價稻谷競價銷售于8月重啟,晚于2023年的3月,投拍8期共480萬噸中晚稻,僅成交19萬噸,成交率4%,反映出符合市場品質需要且價格合適的標的不多。
(二)需求:消費總體穩定,利潤不斷壓縮
1.銷區“旺季不旺、淡季更淡”成為常態。2024年稻米消費延續了近年來的口糧消費下降趨勢,疊加重體力勞動人口數量下降,大米食用需求總體疲軟。同時,資本運作的社區團購、電商促銷等低價促銷模式,持續擠占大米加工、貿易和銷售等實體企業市場,居民已習慣日常按需采購,2024年傳統銷區依舊呈現“旺季不旺,淡季更淡”。
2.工業需求穩定,飼用需求走弱。近年以米粉為代表的米制品加工和釀酒、釀醋等行業持續發展,2024年稻谷工業消費保持穩定。2024年沒有啟動超期稻谷拍賣,且進口大米中飼用占比有限,加上玉米、小麥價格回落,大米加工副產品價差優勢不再,飼用需求減少。
(三)價格:同比總體回落,市場依質論價
盡管國內稻谷市場有效供給同比減少,客觀上有利于助推稻米價格走高,但由于終端需求更加疲軟,加之新稻質量普遍下降,2024年稻谷價格總體同比回落、依質論價。
1.早秈稻價格高位穩定。受工業制粉需求和各級儲備輪換的雙重支撐,加之產量小(在稻谷總產中的占比在14%左右)且上市期與中晚稻不重疊,早稻價格相對獨立。上半年優質圓粒早稻供不應求,米企補庫需求旺盛,價格保持高位2820~2850元/噸;新稻上市后有效供給增加,隨質量提高價格低開高走,8月底江西、湖南新季圓粒早稻收購價2800~2840元/噸,同比上漲20~60元/噸。此后價格持續高位運行。
2.中晚秈稻價格普弱優強。上半年南方優質稻階段性偏緊,價格保持在2800元/噸以上。新稻上市后,受質量下降影響,達標普通中晚秈稻價格總體圍繞最低收購價運行,較年初回落180~310元/噸,中儲糧和地方各級儲備作為需求主力支撐稻谷價格,有力提振市場情緒。
10-11月,河南、江蘇和安徽陸續啟動中晚稻最低價收購價執行預案,進一步發揮“托底”作用。優質品種價格穩中走強,兩者差價持續擴大。由于供給有限,市場主體多采用訂單、搶購等方式鎖定優質糧源,產區優普品種收購價差可達200~600元/噸。
10-11月,河南、江蘇和安徽陸續啟動中晚稻最低價收購價執行預案,進一步發揮“托底”作用。優質品種價格穩中走強,兩者差價持續擴大。由于供給有限,市場主體多采用訂單、搶購等方式鎖定優質糧源,產區優普品種收購價差可達200~600元/噸。
3.粳稻價格優弱普穩。由于2023年東北產區優質的長粒粳稻價格持續走強,農戶種植意愿明顯提高,供給預期同比增加,2024年8月后長粒粳稻價格加速下跌至2800元/噸,部分企業售糧損失在500~1000元/噸。供需錯配和陳稻低價沖擊下,新季長粒粳稻價格也面臨下行壓力,10月底集中上市后收購價2840元/噸,較年初回落520元/噸。
而普通圓粒粳稻供給減少、需求穩定,開秤價同比持平,11月6日黑龍江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后,收購價保持在2620元/噸以上,市場依質論價。受高溫不利影響,南方產區粳稻前期質量同比下降,堊白多、出米率低,10月中旬開秤價3200元/噸,同比回落100元/噸。
4.銷區大米價格回落,但降幅小于稻谷。在中晚秈稻價格同比回落250~310元/噸、粳稻價格同比回落40~700元/噸的帶動下,銷區大米價格普遍下跌。但在陳稻采購成本較高、米企維持加工利潤的雙向支撐下,大米價格漲跌幅相對有限,淡旺季差異不明顯。如浙江省杭州市場黑龍江產圓粒粳米批發價4640元/噸,同比回落280元/噸,長粒粳米批發價6400元/噸,同比回落260元/噸;廣東省東莞常平市場普通晚秈米批發價4380元/噸,同比回落10元/噸。
而普通圓粒粳稻供給減少、需求穩定,開秤價同比持平,11月6日黑龍江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后,收購價保持在2620元/噸以上,市場依質論價。受高溫不利影響,南方產區粳稻前期質量同比下降,堊白多、出米率低,10月中旬開秤價3200元/噸,同比回落100元/噸。
二、2024年國際大米市場形勢
(一)供需:2023/24年度全球大米產量創歷史新高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2023/24年度全球大米產量達到創紀錄的5.23億噸。2024年9月以后印度放寬大米出口限制,市場供給增加,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主要大米進口國的進口需求放緩。國際市場新陳稻米供給均較為充足,部分大米出口國的庫存水平處于高位。以印度為例,截至12月1日,印度食品公司數據顯示,印度政府稻米庫存達4410萬噸,遠超政府設定的目標水平(760萬噸)。
(二)政策:印度放寬出口限制,加大價格波動幅度
自2022年9月起,印度政府為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對大米出口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貿易糧源供應逐步收縮,助推國際大米價格漲至2008年糧食危機以來的新高。但在新稻產量提高、庫存增加的雙重壓力下,9月起印度突然宣布放寬部分限制:
一是取消巴斯馬蒂大米的最低出口價格(此前為950美元/噸);
一是取消巴斯馬蒂大米的最低出口價格(此前為950美元/噸);
二是將蒸谷米的出口關稅稅率從20%下調至10%;
三是允許非巴斯馬蒂大米出口,但將出口底價定為490美元/噸。10月份,印度政府進一步放開大米出口限制,在9月份的基礎上取消了蒸谷米10%的出口關稅和非巴斯馬蒂大米的出口底價。
(三)價格:2024年國際大米價格整體大幅下跌
隨著全球大米產情好轉、供求持續寬松,國際大米價格從2024年初高位持續回落,并在9月印度貿易政策調整后加速了下滑速度。12月31日,泰國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報價523美元/噸,比2024年初高點回落136美元/噸,降幅20.6%;越南大米出口FOB報價510美元/噸,比2024年初高點回落145美元/噸,降幅22.1%;印度大米出口FOB報價451美元/噸,比年初高點回落99美元/噸,降幅18.0%。
三、2025年國內稻米市場形勢展望
(一)供給:品質略降結構調整,進口數量小幅增加
2024年我國稻谷生產呈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國內供給總體仍較為充裕,但質量同比略降的情況將對2025年前三季度稻米各品種市場的運行造成影響。初步預計品種間將呈現“優質中晚秈稻偏緊、粳稻總體寬松”的格局。對于新季稻谷生產方面,種植總面積預計仍保持相對穩定,但品種結構預計有所調整??紤]到2024年南方圓粒早稻、優質中晚秈稻等品種價格高位,預期2025年農戶種植意愿將提高,而東北長粒粳稻種植面積或有所下滑。國際大米價格持續回落,預計2024/25年度大米進口和出口量均將同比增加。
(二)需求:大米終端消費疲軟,供大于求格局未變
我國稻谷消費仍將保持穩中偏弱。預計2024/25年度國內稻谷食用消費同比下降0.9%。飼料糧供應充足,國家稻谷去庫存節奏放緩,稻谷飼用消費量預計明顯回落,預計2024/25年度國內稻谷飼用、種用和
工業用消費同比下降11.6%。預計2024/25年度國內稻谷總消費量同比下降3.2%。由于稻谷市場供求較為寬松,預計2024/25年度全國稻谷結余1292萬噸,比上年度增加735萬噸。
(三)價格:利好因素有限,預期偏穩運行
考慮到我國稻谷多年來產大于需,庫存充裕,而終端需求疲軟,價格預計偏穩運行,優質優價特征明顯。
四、2025年國際稻米市場形勢展望
(一)供需:全球大米產量增加,期末庫存創新高
美國農業部預計,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供應量、消費量、貿易量和期末庫存量均較上年度增加。2024/25年度大米供應量達到7.124億噸,其中產量達到5.33億噸,同比增加1025萬噸,主要是由于印度期初庫存和產量增加;全球大米消費量預計同比增加647萬噸,達到創紀錄的5.302億噸;全球大米貿易量同比增加95萬噸,達到5791萬噸,主要是由于印度、柬埔寨、越南、泰國等國的出口量增加;全球大米期末庫存量預計同比增加263萬噸,達到1.821億噸,主要是因為印度期末庫存增加。
(二)價格:主要出口國競爭激烈,仍有回落空間
伴隨著全球大米產量增加、印度出口需求旺盛,預期2025年主要大米出口國之間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巴基斯坦、緬甸和柬埔寨等國大米生產成本較低,或將采取降價策略以保證國際市場份額,國際大米價格或將進一步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