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上午,參會人員現場觀摩了道縣智慧水稻產業中心項目。一間育秧大棚里,一盤盤秧苗已有手指般高,再過半個月便可移栽到田里。“單次育秧可以滿足1.2萬畝大田用秧需求,早稻可實現兩批次育秧,全年育秧可供應5萬畝大田。”技術人員介紹,目前已簽訂早稻代育秧合同1.8萬畝,同時,育秧大棚還能套種黃瓜、絲瓜、苦瓜等反季蔬菜,實現一地多收,顯著提升經濟效益。
走進道縣清塘鎮樓田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機耕道、灌溉管道已鋪設完成,犁田機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工作人員介紹,原先這里是一片荷花池、沼澤地,無法耕種糧食作物,經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后,可新增水稻種植面積300余畝,增加糧食產量300余噸、油菜籽3.5萬公斤。廣大農民熱情高漲,干勁十足,今年該縣自力村、高枧村等村整村推進“小田改大田”1.26萬畝。
大家還關注到了農田里的新型種植模式。在五一五洲大洞“稻稻油”萬畝示范片,連綿不斷的黃色花海十分壯觀。當地通過“稻稻油”三熟制的種植模式,每年可實現雙季稻畝產1100公斤、油菜畝產130公斤。“與傳統的種兩季水稻的種植模式相比,每畝可以多增收800到1200元。”工作人員介紹。春耕備耕,是一場匯聚各方力量的盛會。今年,永州春耕備耕、早稻生產等工作謀劃早、落地快,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農資儲備方面,去冬今春,該市共調運儲備種子5228.3噸、化肥14.49萬噸、農膜92.3噸、農藥2918噸、秧盤4867萬個、育秧基質7.8萬噸。
農資市場貨源較為充足,各類農資價格穩中有降,且調貨十分方便,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求。2023至2025年全市集中育秧設施建設總需求面積372.74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集中育秧設施371.59萬平方米,占計劃任務的99.7%,零陵區、藍山縣、雙牌縣、寧遠縣均超額完成建設任務。
實地調查,各集中育秧設施點播種流水線、育秧基質、秧盤等設施設備和物資準備就緒,早稻育秧陸續開始,已完成播種面積26.15萬畝,占早稻播種任務的11.8%。調查104戶農戶計劃種植早稻面積18911.9畝,較去年增加1380.2畝,同比增幅7.88%,農戶種糧積極性有所提升。
李欽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奮力推動全市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為保障國家和全省糧食安全作出更多永州貢獻,切實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突出工作重點,全力促進糧食穩面增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全面推行集中育秧,主攻糧油單產提升,大力拓展辦點示范,著力培育種糧能手;要壓實責任鏈條,凝聚齊抓共管強大合力,強化組織領導、政策支撐、督查考核,務必確保實現農業農村經濟“開門紅”,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抓緊二輪土地延包,抓好柑橘黃龍病防控,抓牢農業農村領域安全生產。
農資市場貨源較為充足,各類農資價格穩中有降,且調貨十分方便,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求。2023至2025年全市集中育秧設施建設總需求面積372.74萬平方米,目前已建成集中育秧設施371.59萬平方米,占計劃任務的99.7%,零陵區、藍山縣、雙牌縣、寧遠縣均超額完成建設任務。
實地調查,各集中育秧設施點播種流水線、育秧基質、秧盤等設施設備和物資準備就緒,早稻育秧陸續開始,已完成播種面積26.15萬畝,占早稻播種任務的11.8%。調查104戶農戶計劃種植早稻面積18911.9畝,較去年增加1380.2畝,同比增幅7.88%,農戶種糧積極性有所提升。
李欽表示,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奮力推動全市糧食生產再上新臺階,為保障國家和全省糧食安全作出更多永州貢獻,切實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突出工作重點,全力促進糧食穩面增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全面推行集中育秧,主攻糧油單產提升,大力拓展辦點示范,著力培育種糧能手;要壓實責任鏈條,凝聚齊抓共管強大合力,強化組織領導、政策支撐、督查考核,務必確保實現農業農村經濟“開門紅”,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抓緊二輪土地延包,抓好柑橘黃龍病防控,抓牢農業農村領域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