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近期我國多地小麥產區旱情持續發酵,特別是小麥產量第一大省河南,已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據統計,河南省小麥受旱面積已達958.2萬畝,主要集中在南陽、駐馬店、周口等地。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部分地區旱情仍在延續,缺少灌溉條件的地區產情可能會受到影響。
受此影響,市場情緒明顯升溫。不少貿易商賭漲后市積極搶拍陳麥,部分面粉廠也提前布局,積極備庫2024年陳小麥。比如某面粉企業甚至計劃在2025年六七月份采購10萬噸2024年小麥,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的看漲預期。
眾所周知,市場情緒作為商品價格的重要推動力量,往往如同鐘擺一般,在貪婪與恐懼之間搖擺不定。一旦形成一致性預期,便容易引發市場的追漲殺跌現象,導致價格波動加劇。
第二,小麥進口大幅下調。美國農業部發布的4月供需報告大幅調低了對中國2024/25年度小麥進口量的預期,降幅高達300萬噸至350萬噸,同比減少約1000萬噸。考慮到當前國際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未來小麥、玉米等糧食品種的進口量很大可能進一步下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基層糧點小麥庫存已所剩不多,而中央儲備和地方儲備小麥正處于輪出高峰階段,階段性市場供應無虞。今天中儲糧銷售小麥18.3萬噸,成交14.6萬噸,成交率80%
從地方儲備小麥的輪換銷售情況來看,市場熱度已顯著提升。4月17日山東地儲銷售小麥5.99萬噸,成交3.35萬噸,成交率高達55.9%,較上周同期的16.6%顯著提升。河南和河北兩地也表現出類似趨勢,側面反映市場對未來小麥價格的看漲預期已開始通過實際行動體現。
綜上所述,短期小麥價格仍存在上漲空間,關注今年小麥旱情發展,玉米價格,各級儲備輪換節奏和成交價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