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過了兩天,現在玉米也漲起來了。
但是我想和大家說,先別激動,為什么呢?
因為很明顯,玉米的上漲“有問題”!
第一,玉米上漲是誰助推的?
玉米上漲,必然背后要有推動因素,這個推動因素能持續多久,也就決定了玉米的上漲能持續多久。
那么,這波玉米上漲的推動因素是啥呢?
又是天氣。
清明后的天氣十分不穩定,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又狂風大作,一會兒呢,又陰雨蒙蒙,所以玉米的上量必然受到影響。
上量一少,玉米必漲。
那么持續的時間也就顯而易見了,一旦天氣轉晴,玉米增加,漲勢大概率又要維持不住了。
第二,玉米供需不旺。
自從糧權轉移以后,玉米就進入到了一個拉鋸戰的階段,包括政策面的收購也明顯減少了,換句話說,玉米開始直面供需了。
但是我們說過很多次了,玉米的供需,現階段來看,并不緊張。
北港庫存雖然開始進入到去庫的階段了,但是由于南北發運利潤倒掛,所以庫存壓力仍然非常突出。
而需求方面,無論是深加工還是飼料需求,處于雙弱狀態。
淀粉走貨不佳,深加工虧損,收購玉米意愿不強;飼料方面雖然生豬存欄龐大,對玉米有剛性支撐,但是其實也是被價格鎖定了。
也就是說,玉米的飼料需求要看性價比,一旦定向稻谷或者小麥價格性價比優勢顯現,玉米就可能失寵。
所以,玉米的需求是有,但是是畫引號的。而且現在也不是養殖旺季,對玉米的需求也就有限。
在這種情況下,玉米的看漲就要謹慎。
玉米上漲,仍需時間。
一是看小麥的情況。
現在小麥看漲情緒不斷增加,看漲空間也在拉大,如果新季小麥確實出現減產減質,小麥行情上揚,也會抬升玉米的空間。
二是看玉米的需求情況。
現在養殖業比較尷尬的是市場對于三季度豬價走勢有點猶豫,所以補欄方面也有遲疑。
另一方面,深加工還在虧損,且也沒有抬頭的起色,短期供需方面的支撐并不強。
所以,玉米的上漲更多是震蕩波動,需謹慎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