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受局部旱情、關稅升級等多重因素影響,小麥市場情緒化行情特征表現明顯。
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價格重回漲勢,前期成交低迷的儲備小麥輪換銷售也逐步好轉。
情緒變化是影響小麥市場價格的重要力量,但情緒化市場多表現為階段性特征,市場的持續性較差。
據了解,由于擔心旱情影響新麥產情預期,近日不少貿易商賭漲后市而積極搶拍,部分面粉廠也提前布局,積極備庫2024年產小麥。
某面粉企業計劃在2025年6、7月份采購10萬噸2024年產小麥。情緒化市場行情能否持續,目前市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監測顯示,截至4月18日,主產區制粉企業新普麥(國標二等)進廠價格為2420~2460元/噸,部分周環比上漲10~20元/噸。糧油市場報特約分析師認為,國內小麥市場供需寬松的市場格局短期很難改變,切勿盲目放大旱情、加稅等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借此炒作而賭后市更不可取。
部分地區小幅上調收購價格據市場反映,近期基層農戶及貿易商惜售情緒濃厚,小麥市場散糧流通量持續低位運行,而政策調控下輪換糧源有序投放,形成階段性供應補充。主產區小麥市場主流價格整體保持穩定,部分地區小幅上調收購價格。
4月18日,主流制粉企業新普麥進廠價:河北1.204~1.226元/斤,山東1.20~1.235元/斤,河南1.208~1.233元/斤,江蘇1.21~1.223元/斤,安徽1.21~1.225元/斤,主產區部分地區小麥價格周環比上漲0.005~0.01元/斤。
據分析,近期小麥市場行情略有走強的原因:一方面,近日豆粕大漲引發蝴蝶效應,飼料企業轉而搶購麩皮平衡成本,間接“輸血”制粉利潤,刺激面粉企業提價吸納糧源;
另一方面,新麥旱情進一步發酵,生長形勢受到關注,市場擔憂旱情會否導致2025年小麥產量及品質下降,市場看漲情緒有所提升。
另外,臨近五一小長假,部分庫存偏低的面粉企業剛需補庫,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麥價。相對于普麥價格的偏強調整,此前穩步上漲的優質小麥價格變化不大。
4月16日,河北“藁優2018”收購價2690元/噸,山東“濟南17”收購價2590元/噸,河南“鄭麥366”收購價2610元/噸,周環比均持平。
海關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小麥及小麥粉進口量19萬噸,同比大減89.4%;1月至3月小麥進口總量為30萬噸,同比減少93%。
儲備小麥拍賣成交有所好轉據市場反映,伴隨著小麥市場價格小幅上漲,近日儲備小麥成交情況也有所好轉,部分投放小麥標的不僅成交放量,而且還出現溢價。
初步統計,4月14日至18日的一周,中儲糧公司競價銷售小麥371085噸,實際成交290040噸,成交率78.16%,周環比提高24.35個百分點。
地儲糧河北本周投放小麥181012噸,實際成交43701噸,成交率24.14%,周環比提高8.82個百分點;
山東本周投放小麥230725噸,實際成交107448噸,成交率46.57%,周環比提高19.67個百分點;
河南本周投放小麥246741噸,實際成交106547噸,成交率43.18%,周環比提高27.03個百分點;
江蘇本周投放小麥131902噸,實際成交112630噸,成交率85.39%,周環比提高36.59個百分點;
安徽本周投放小麥56358噸,實際成交56358噸,成交率100%,周環比提高40.6個百分點;
湖北本周投放小麥4599噸,實際成交4599噸,成交率100%,周環比提高69.19個百分點。
4月14日,河北邯鄲市國糧糧油儲備有限公司競價銷售2021年河北產二等硬質白小麥5180噸,全部成交,底價2380元/噸,成交價2380元/噸。
4月15日,中儲糧北京分公司競價銷售2020年至2023年產小麥15224噸,全部成交,底價2380~2390元/噸,成交價2380~2410元/噸,成交均價2391元/噸。
4月16日,山東省省儲競價銷售2020年和2021年產小麥19642.51噸,成交4188.34噸,成交率21%,成交價2400~2415元/噸,成交均價2405元/噸。
4月17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競價銷售2021年和2023年產小麥6778噸,全部成交,成交價2400~2420元/噸,成交均價2411元/噸。
4月18日,安徽省蚌埠市級儲備競價銷售2021年產小麥8500噸,全部成交,最高價2340元/噸,最低價2330元/噸,成交均價2332.35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