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多次推遲開機且排隊嚴重,貿易商提貨困難不得不高價補買交付合同,養殖飼企采購負責人接連崩潰......豆粕現貨價格上千元幅度的大漲大落,讓現貨市場戰戰兢兢,叫苦不迭。豆粕后市行情怎么看,現貨采買是機會還是陷阱?
豆粕現貨市場參考,截至4月25日,國內主要地區油廠平均報價在3769元/噸左右。其中山東地區3770元/噸,華東地區報3600元/噸,大連地區4000元/噸,天津地區3880元/噸,廣東地區3080元/噸。
國內豆粕現狀據市場統計,目前國內豆粕庫存幾乎見底,截至上周末,僅剩12萬噸左右。工廠排隊普遍在7天左右,最快也需要4~5天,而較慢的工廠甚至達到10天以上,前期合同無法交付更是常態化。很多人存在疑問,明明大豆庫存近期在逐漸增加,為何工廠還是說斷豆缺豆無法開機?
這是因為市場的船期統計僅能推算出進口大豆的預計到港時間,無法決定大豆的到廠時間。而近期海關加嚴通關檢查,檢驗檢疫流程時間變長,大幅增加了進口大豆到港至到廠之間的時間,造成了供應后移。同時,五一傳統季節性備貨周期與養殖業補欄旺季形成需求共振,讓庫存本就不夠充裕的下游更加被動。
價格下跌原因豆粕現貨價格整體沖高回落。
一是價格上漲過快過高,東北地區最高價甚至超過4300元/噸,下游對高價接受度較低,索性放棄購買豆粕并尋找其他替代方案。
二是有剛性需求的近幾日已陸續高價補庫,或已開單且排隊中,雖然整體庫存仍舊不高,但能暫時緩解。
三是如果現在繼續購入豆粕普遍需要5~8天排隊時間,而工廠五一期間大多放假,想要提貨或要等待至假期最后兩天甚至假期結束之后,市場擔憂節后價格下跌過快,風險較大。
最后,工廠開機率不斷回升,壓榨利潤豐厚的情況下,工廠會盡量努力保證開機,后期供應壓力始終存在。 后續如何防備目前豆粕行情的特點是變化快,價格浮動區間大。即使運氣和策略很完美,低買高賣也有來不及出手的風險。
因此需要根據自身庫存情況和豆粕用途具體規劃。飼企養殖企業,大多都有相對保守且抗風險的庫存規劃,按照自己的采購計劃執行即可;養殖散戶或有固定客戶的經銷商,建議適量補買剛需,以防五一節后短時間內供應仍偏緊的風險,直到工廠開機率恢復近半。
抗風險能力小但想要投機賺差價的經銷商,建議盡量避開這波行情,風險過大,很難保證在低價處拿貨且高價賣出的節奏。 綜上所述,目前豆粕現貨價格的漲跌是現實緊張和預期寬松的相互牽制,后期大豆到廠、開機率回升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豆粕價格震蕩偏弱也是符合預期的判斷。
現階段價格波動較大且工廠開機時間無法確定,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安排庫存,風險較大,盡量警惕追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