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國內油脂加工及畜禽養殖業原料的需求與日俱增,進口轉基因大豆為保障我國食用植物油供應和飼料等產品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撐。以2024年為例,我國進口大豆超過1億噸,主要為轉基因大豆,這相當于為其他糧食和作物生產節約了7億畝的耕地。巴西、美國、阿根廷、加拿大等國家是我國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地,這些國家種植的主要是轉基因大豆。
當前全球已有75個國家和地區批準種植或使用轉基因產品。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轉基因作物生產和消費國,目前美國已經批準了23種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每年種植轉基因作物11.3億畝左右,占其耕地面積的40%以上,其中玉米、大豆、棉花、甜菜等轉基因品種種植面積均超過90%。美國種植的50%左右的大豆和80%以上的玉米均在美國國內消費。
在我國,對轉基因大豆的進口有著嚴格的審批程序。轉基因大豆在進口前應當向農業農村部提交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評價申請,由轉基因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驗證,經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合格后,方可發放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安全證書。海關還會在進口轉基因大豆入境時做貨證相符的查驗工作,確保進境的轉基因大豆已通過國家批準。因此,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安全性是有充分保障的。
關于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是有定論的,科學界早已有統一認識,通過安全評價獲批上市的轉基因產品和普通產品一樣安全。從實踐來看,自1996年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以來,全球累計種植轉基因作物已超過500億畝,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幾十億人口食用轉基因產品,沒有發生過1例經過科學證實的安全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