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5年的收成在實際規模方面引發了許多疑問,尤其是在1月份之間,這使得很難提前做出更為肯定的估計。 “今年的收成不錯,但巴西的問題很大。產量低于計劃,這也支撐了價格,因為現在情況開始明朗,今年的產量并沒有像大多數咨詢公司估計的那樣超過1.7億噸,”他說。
對于Buffon來說,由于存在問題,巴西的收成最終不到1.65億噸 - 他列舉了除南里奧格蘭德州之外的其他州,例如皮奧伊州、南馬托格羅索州等 - 與此同時,世界市場預計巴西的供應量將增加800萬噸。國家供應公司 (Conab) 預計 2024/25 年度大豆產量為 1.679 億噸。
盡管巴西大豆供應量創歷史新高,但受惡劣天氣影響供應量減少,但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對巴西大豆的需求卻不斷增加,并集中體現出中國作為全球最大買家的強勁實力。現在的市場情緒是,國內市場上可供出售的大豆數量將比預期更快地下降。
巴西大豆采購量比去年增加20%以上,巴西承諾出口的大豆數量創歷史新高。他解釋道:“在(中美)所有這些爭斗開始之前,這些沖突就表明,即使巴西的收成創紀錄,我們的需求也會創紀錄,這再次將最終大豆庫存預期置于非常低的水平。”
Pereira估計,2024/25年度巴西大豆最終庫存應為306萬噸,與上一年度的164萬噸相比不會高出太多。然而,在 2023/24年度,巴西的產量卻少得多,僅為1.4774 億噸。對于今年的收成,該咨詢公司給出的數字是1.6692億噸。Pine Agronegócios 的執行合伙人 Alê Delara 分享了這一分析。
“我們今年的收成創下了歷史新高,但也面臨著收支平衡緊張的風險。例如,中國的采購量已經遠超去年和前年,需要進一步采購才能確保供應。如果中美關系持續下去,私營企業根本不可能從美國采購;他們將繼續從巴西和阿根廷采購。如果我們最終出口1.06億至1.07億噸,這似乎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玉米出口量應該略低于去年,這為我們提供了運輸這些玉米的物流窗口——而國內市場需求量在5500萬至5600萬噸之間,而今年的玉米產量為1.7億噸,那么我們最終的庫存將達到4450萬噸,這已經很緊張了。”他詳細闡述道。
考慮到季末最終庫存的調整情況,巴西市場的溢價趨勢至少會保持穩定,或者有可能在下半年出現新的增長,“由于淡季,這是很自然的”,Delara補充道。
Cogo Inteligência em Agronegócio 的執行合伙人 Carlos Cogo 解釋說,今年下半年的獎項都是積極的。
“事實上,2026 年頭幾個月的預期也是積極的,這甚至證明生產商預期購買投入品(化肥、農藥)來進行易貨交易是合理的,因為未來易貨交易的定價,相對于明年4月至5月之間的交貨價格,將在此時完成,溢價也是積極的,雖然較低,但仍然是積極的”,市場顧問建議道。
然而,他對自中美可能舉行會談的消息開始增多以來發生的運動發出了重要警告。
Cog總結道:“盡管中國否認這一點,但其無疑正在推進,最終肯定會達成協議。中美貿易協定,以及美國方面必然會達成的貿易協定,都涉及農產品。這在芝加哥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員中引發了一定的謹慎樂觀情緒,但最終抑制了巴西期貨溢價的上漲。一些期貨溢價甚至略有下降,停止上漲,如果協議最終得到確認,甚至可能再次下跌。因此,目前的預期是中美之間達成協議,但目前機會仍然存在。”
需求與出口
因此,Pine和Pátria的主管都認為,未來幾個月這種大豆的出口和國內需求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這將導致巴西市場早期的供應減少。
Alê Delara報道稱,“自一月份以來,我們就看到了這種爭議,因為該行業的利潤率很高,支付的價格高于出口價格,這就是為什么近幾個月來,我們地區的實際價格高于出口價格。”
Matheus Pereira補充道,考慮到這種縮小趨勢可能更快發生,這對巴西加工行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警告。
他解釋說:“該行業普遍采取的策略是在下半年積極進軍市場,但這只會適得其反。現在,收獲過后,在大豆供應旺季,由于資金需求等原因,需要出售生產基地,導致該行業很大一部分人只能束手無策。我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該行業忽視了2023/24年度作物歉收,尤其是在馬托格羅索州,卻因為沒有產品,在三個月內每袋大豆的價格要高出40雷亞爾。”
如果今年的策略保持不變,那么情況也不應該有所不同。 “我們無可爭議地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是巴西歷史上最大的大豆產量。與此同時,我們預計國內需求也將創下紀錄,再加上出口,在本輪收獲周期,大豆出口量可能增加1100萬至1200萬噸。我們有望超過這個數字。因此,我們的供需平衡仍然非常緊張。”Pátria分析道。
該咨詢公司估計,巴西國內大豆消費量將從上一季的5510萬噸增至今年的5750萬噸,而全國油籽出口量將達到驚人的1.09 億噸。
同樣,Pine分析師還表示,巴西加工行業可能不僅需要更多的大豆來滿足國內豆粕和油脂的消費,還需要今年巴西衍生品出口的增長,考慮到阿根廷最大的加工商 Vicentin今年宣布暫停活動等因素。
最重要的是:中國
大豆綜合體分析這個亞洲國家存在大豆短缺,豆粕供應量相當低。而中國的需求應該仍然集中在巴西市場。
“在關稅實施之前,大豆市場就已經經歷了一場貿易戰......巴西出口了大量大豆,中國占據了創紀錄的份額,截至上周五,我們的出口量接近 3800 萬噸,根據計算,中國占了其中的 77%,而去年這一比例為 71%”,Vanin解釋道。
而幾乎完全依賴巴西,尤其是商業加工商,最終使這種情況更加惡化,這也是由于年初巴西發貨延遲,如果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稅戰繼續下去,這種情況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再次發生,包括在巴西新收成到來之前。
中國集中從巴西購買大豆,必然會導致豆粕價格在某個環節變得更加昂貴,尤其是對于最終消費者而言。對于巴西大豆產業來說,這也可能是一個挑戰,因為它將與出口企業展開更激烈的大豆競爭,這可能導致價格上漲,尤其是通過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