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報告會如何調整美豆供需?
通常情況下,5月USDA報告不會調整舊作美豆的收獲面積和單產這類供應數(shù)據(jù),更可能調整出口和壓榨等需求端數(shù)據(jù)。截至4月17日,美豆周度出口大豆28萬噸,低于前一周的55萬噸;2024/2025年度累計銷售大豆4706萬噸,高于2023/2024年度同期的4149萬噸,較2024/2025年度目標4967萬噸相差261萬噸。
盡管國內油廠不采購美國大豆,但是往年春節(jié)后國內也很少采購,畢竟巴西大豆價格便宜,出口上市逐步增多,2024/2025年度美豆出口或將延續(xù)不調整。 全美油籽加工商協(xié)會(NOPA)發(fā)布的壓榨月報顯示,會員單位3月份共壓榨大豆1.94551億蒲式耳,較2月份壓榨的1.7787億蒲式耳增加9.4%,較2024年3月壓榨的1.96406億蒲式耳下降0.9%,2024/2025年度累計壓榨13.49億蒲式耳,比2023/2024年度同期增加3%,略低于作物年度壓榨目標增速6%。盡管當前累計壓榨增速慢,但是2024年美國生物柴油消耗原料在1700萬噸左右,除了本土的美豆油,還進口大量的菜油、動物脂肪和廢棄油脂。
在沒有1美元稅收抵免之后,美國生物柴油生產放緩,導致RINS(可再生燃料識別編碼)等補貼上漲,生物柴油摻混虧損減少,補貼的上漲一定程度彌補了1美元的稅收抵免的消失。根據(jù)目前美國生物柴油的提議,進口原料不會獲得補貼,如果后續(xù)不再大量進口原料,那么需要多消耗數(shù)百萬噸美國本土美豆油。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3月份美豆油消費比2月份好轉。
因此,5月供需報告中可能繼續(xù)上調美豆壓榨量,那么,最終美豆2024/2025年度期末庫存可能再度下調。本次USDA5月報告中,新作美豆2025/2026年度供應端數(shù)據(jù),會沿用2月展望論壇52.5蒲式耳/英畝的趨勢單產,以及3月底種植意向報告的播種面積8350萬英畝。目前美豆仍處于播種初期,當前播種進度略快于往年平均水平。參考往年情況,如果到5月底,美豆主產區(qū)天氣維持良好,那么,實現(xiàn)甚至超過52.5蒲式耳/英畝的單產可能性比較大,當前仍有變數(shù)。
8350萬英畝的種植面積是依據(jù)3月中旬以前的調查而得來,那個時期國內對美豆加稅幅度僅為10%。然而,現(xiàn)在的加稅幅度是遠遠大于10%的,況且美豆和美玉米比價始終在2.3以下,因此,實際種植面積可能要小于8350萬英畝。畢竟目前也不存在玉米播種大幅延遲而轉種大豆的可能。
綜觀歷史數(shù)據(jù),美豆最終單產最高也不過51.9蒲式耳/英畝(2016年)。即使2024年5月底美豆主產區(qū)土壤墑情一直改善,氣溫不高,但是美國產區(qū)8月、9月的降水量較少,天氣比較干燥,導致作物收獲前土壤濕度下降,令產量受損,造成美豆含水率偏低,實際單產被下調至50.7蒲式耳/英畝,可以說,美豆2025/2026年度單產容錯空間或許比較小。
南美大豆產量預期有哪些變化?
目前,巴西大豆收割接近完成,南部最慢的南里奧格蘭德州收割進度超過80%,余下20%的作物尚在田間,其中17%處于成熟期,3%處于鼓粒期。很少有機構下調巴西大豆2024/2025年度產量了,反倒是巴西商貿部在最新的4月報告中略微上調其產量,USDA在5月報告中可能維持對2024/2025年度巴西大豆產量的預估不變。目前市場分歧稍大的是阿根廷2024/2025年度大豆產量。
4月底,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報告顯示,截至4月23日,阿根廷2024/2025年度大豆收獲進度為14.5%,高于一周前的4.9%,但比去年同期滯后約11個百分點。基于當前作物狀況,該交易所維持阿根廷大豆產量4860萬噸不變,而2025年3月20日,BAGE將阿根廷大豆產量調低100萬噸,至4860萬噸,低于上年的5020萬噸。
然而4月9日,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預測阿根廷大豆產量為4550萬噸,低于3月12日預期的4650萬噸,也低于2月份預測的4750萬噸。美國農業(yè)部相對保守,在4月10日的4月報告中維持4900萬噸產量不變,3月和4月初降水天氣改善之前的干旱,田間的積水甚至影響收割,5月報告中美國農業(yè)部可能下調2024/2025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但是幅度不會像阿根廷本土機構預測的那么大。
五一節(jié)前國內豆粕發(fā)生了什么?
因為榨利差以及下游采購遠月豆粕基差不積極,春節(jié)前國內采購1月船期進口大豆進度慢,疊加巴西收割延遲,造成國內3月進口大豆到港量是近10年同期最低水平,較2024年同期減少300萬噸左右,導致3月底油廠大豆庫存較低。
雖然進口大豆從3月底開始到港逐步增多,大豆庫存也在恢復,4月中下旬大豆庫存接近歷史平均水平。然而,國內進口大豆質檢時間延長,華北地區(qū)甚至長達25天,造成進口大豆庫存和每周壓榨量形成劈叉,周度壓榨量明顯偏低。
截至4月28日,國內油廠豆粕庫存低至不足10萬噸,創(chuàng)近些年同期最低水平。而在4月25日當周,華北地區(qū)豆粕一口價甚至高達4100元/噸,折合現(xiàn)貨基差2509+1070元/噸,下游客戶排隊提貨,飼料企業(yè)庫存天數(shù)甚至只有4天,遠低于平均水平的8天。
原本預期進口大豆到港之后,起初并沒有備貨較多豆粕,物理庫存甚至低于安全水平。而臨近交割月,豆粕現(xiàn)貨基差較高,出于基差收斂、期現(xiàn)回歸的考慮,資金主動做多豆粕,豆粕盤面開啟一段強勢反彈。然而,隨著進口大豆的拍賣,豆粕現(xiàn)貨和基差開始回落。
4月底,華北地區(qū)豆粕一口價跌至3500元/噸,折合現(xiàn)貨基差2509+510元/噸,現(xiàn)貨價格和基差加速下跌。
五一節(jié)后國內豆粕將會怎么走?
預計4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貨1100萬噸(此為船只卸貨口徑),5月份1300萬噸,為歷史最高水平,6、7月份到貨量預估均在1100萬噸,8月到貨預估900萬~1000萬噸。整體來看,未來4個月國內大豆到港量均在1000萬噸以上水平,現(xiàn)貨端壓力較大。目前預計4月份最后一周大豆壓榨量為145萬噸,隨后三周分別為170 萬噸、210 萬噸以及220萬噸。
按照歷史水平,一周壓榨180萬~200萬噸才可以滿足正常的提貨需求。因此,只有進入5月初之后,壓榨量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是5月份全月壓榨量可能只有830萬~870萬噸,仍然低于到貨量。后期大豆供應越來越充足,每周進口或國產大豆拍賣也在增加市場供應,現(xiàn)貨一口價可能再度出現(xiàn)3000元/噸以下,現(xiàn)貨基差最終也將會從升水轉為貼水。
從以往年份來看,9月國內豆粕期貨合約是青黃不接的合約,往往是全年中最好的期貨合約,南美大豆出口處于末端,而國內生豬因為育肥需要而大量消耗豆粕。然而,2024/2025年度巴西大豆增產1500萬噸左右,歐盟在12月1日對美豆加稅前,還要和中國競爭巴西大豆,但是歐盟所需不多。所以,巴西在9月及之前仍然可以滿足國內進口需求。
近端原料總體供應充足,然而過了9月,通常歐盟在年底還要采購數(shù)百萬噸美國大豆,對美加稅之后,這部分需求將會轉移到巴西。倘若歐盟不與中國競爭巴西大豆,那么,到今年年底,巴西大豆仍然能夠維持國內進口需要。五一假期之內,全球豆類沒有重大消息,當前美豆盤面已經(jīng)計價了南美2024/2025年度豐產,也計價了此前美國和各國包括中國的貿易戰(zhàn)影響,只是眼下美國和其他地區(qū)的談判支撐美豆,但是偏快的播種進度又會限制其漲幅。
只有天氣升水還未計入美豆價格中,預計節(jié)后豆粕盤面繼續(xù)下跌空間有限,基差下跌空間更大。另外,美豆新作單產容錯空間小,種植面積可能低于預期,相比南美舊作增產,美豆新作轉向寬松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在國內取消美豆關稅之前,遠月合約豆粕價格表現(xiàn)仍將相對堅挺,國內豆粕也將呈現(xiàn)近弱遠強的格局。
即使國內取消對美大豆的關稅,但是如果美豆2025/2026年度產量低于預期,那么,國內豆粕遠月盤面和現(xiàn)貨也難大跌。歐盟方面表示想要增加500億歐元采購美國商品以解決貿易失衡問題,利多美豆盤面,國內9月份之后的豆粕盤面和現(xiàn)貨一口價相對較高。
五一節(jié)后國內豆粕將會怎么走?
預計4月份我國進口大豆到貨1100萬噸(此為船只卸貨口徑),5月份1300萬噸,為歷史最高水平,6、7月份到貨量預估均在1100萬噸,8月到貨預估900萬~1000萬噸。整體來看,未來4個月國內大豆到港量均在1000萬噸以上水平,現(xiàn)貨端壓力較大。目前預計4月份最后一周大豆壓榨量為145萬噸,隨后三周分別為170 萬噸、210 萬噸以及220萬噸。
按照歷史水平,一周壓榨180萬~200萬噸才可以滿足正常的提貨需求。因此,只有進入5月初之后,壓榨量才會恢復到正常水平。但是5月份全月壓榨量可能只有830萬~870萬噸,仍然低于到貨量。后期大豆供應越來越充足,每周進口或國產大豆拍賣也在增加市場供應,現(xiàn)貨一口價可能再度出現(xiàn)3000元/噸以下,現(xiàn)貨基差最終也將會從升水轉為貼水。
從以往年份來看,9月國內豆粕期貨合約是青黃不接的合約,往往是全年中最好的期貨合約,南美大豆出口處于末端,而國內生豬因為育肥需要而大量消耗豆粕。然而,2024/2025年度巴西大豆增產1500萬噸左右,歐盟在12月1日對美豆加稅前,還要和中國競爭巴西大豆,但是歐盟所需不多。所以,巴西在9月及之前仍然可以滿足國內進口需求。
近端原料總體供應充足,然而過了9月,通常歐盟在年底還要采購數(shù)百萬噸美國大豆,對美加稅之后,這部分需求將會轉移到巴西。倘若歐盟不與中國競爭巴西大豆,那么,到今年年底,巴西大豆仍然能夠維持國內進口需要。五一假期之內,全球豆類沒有重大消息,當前美豆盤面已經(jīng)計價了南美2024/2025年度豐產,也計價了此前美國和各國包括中國的貿易戰(zhàn)影響,只是眼下美國和其他地區(qū)的談判支撐美豆,但是偏快的播種進度又會限制其漲幅。
只有天氣升水還未計入美豆價格中,預計節(jié)后豆粕盤面繼續(xù)下跌空間有限,基差下跌空間更大。另外,美豆新作單產容錯空間小,種植面積可能低于預期,相比南美舊作增產,美豆新作轉向寬松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在國內取消美豆關稅之前,遠月合約豆粕價格表現(xiàn)仍將相對堅挺,國內豆粕也將呈現(xiàn)近弱遠強的格局。
即使國內取消對美大豆的關稅,但是如果美豆2025/2026年度產量低于預期,那么,國內豆粕遠月盤面和現(xiàn)貨也難大跌。歐盟方面表示想要增加500億歐元采購美國商品以解決貿易失衡問題,利多美豆盤面,國內9月份之后的豆粕盤面和現(xiàn)貨一口價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