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整體看來,短短一段時間內年度基本面供需數據變化不大,市場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和資金主導的交易題材左右了價格的變化。從供需角度看,即使算上拍賣、小麥替代數據以及進口數據,未來三季度玉米供需還是偏緊。
目前玉米期貨升水已經跌完,沒有額外因素刺激的話,期貨也在等待現貨端的指引。現階段玉米市場價格受小麥上市、中美談和影響,還需要震蕩調整,三季度供需缺口決定了中長期玉米價格還是偏強。
湖北批量小麥上市,華北干旱高溫持續
5月中旬以來小麥自南向北進入收割期,到目前為止湖北小麥已經大量上市,從產量和糧質看,整體和去年相差不大。雖然一些山地和崗地因為干旱減產,但大部分平原地區產量平穩,部分糧質不好的小麥已經流入當地和周邊飼料廠。
安徽中西部和河南南部這部分地區的小麥受干旱影響較大,干旱造成枯黃、植株矮小等,上市比去年早10天,去年坡地崗地小麥畝產600-800斤,水澆地1000-1200斤,今年坡地澆不到水單產降到200-500斤,水澆地800-1000斤。沿途走訪的大部分賣糧的農戶和收糧點,還是普遍反饋減產明顯。雖然前段時間下了兩場雨,但是下雨量還是不足,沒能澆透土地,當地普遍減產20-30%。距離全國麥收結束還有20多天,后續多關注天氣變化對小麥產量的影響。
港口庫存持續消耗,三季度缺口顯現
截止到5月22日,北方八港庫存503萬噸,港口期貨交割糧大概141萬噸(內部測算),流動性庫存503萬噸-141萬噸=362萬噸,平均到每個港口庫存45萬噸,每天的集港不到2萬噸,單日下港量13萬噸,按照這個速度,北方8港庫存1個月就可以消耗的差不多。然而距離新糧上市還需要3個月,更重要的是企業和渠道庫存都是低位,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發玉米價格的上漲。
南港方面,整體庫存已經低于往年均值,尤其在外貿玉米庫存基本為0的情況下,三季度的消耗主要依賴于內貿玉米。
隨著小麥的批量上市,不少下游飼料企業開始了小麥替代,主要集中在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等地,而且收割期至5月末,華中華北雨水少,天氣晴朗,溫度適宜。從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和氣溫看,芽麥的概率很低,飼料麥體量有限,即使不看糧質,好小麥價格也限制流入體量。預計短期小麥替代量有限,在進口替代品到貨有限,高粱、大麥性價比優勢缺失的大背景下,三季度玉米仍有缺口。
綜合分析看,短期玉米在拍賣傳聞、小麥上市以及中美和談等影響下弱勢震蕩,即使進口儲備玉米和稻谷拍賣開始,質量和價格都沒有優勢,大概率要定向給酒精廠,三季度靠拍賣糧供給不太現實,在港口集港低位,庫存逐步消耗的狀態下,新糧上市前的缺口還是需要國內玉米的填補,玉米價格易漲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