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均值從1.2180元,漲至1.2191元,上調0.11分。本周山東高點從1.255元,跌至1.25元,下調0.5分;低點依舊維持在1.145元未變!華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均值從1.2127元,漲至1.2133元,上調0.06分。東北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均值從1.0867元,跌至1.0855元,下調0.12分。
從價格走勢來看,2025年第21周,玉米市場在經歷前期快速上漲后進入高位震蕩盤整期。華北地區價格回落至2420元/噸左右,市場對2500元關口的突破預期降溫。東北產區漲勢明顯放緩,局部終端小幅壓價。期貨市場也同步降溫,資金減倉離場,技術面呈現回調趨勢。
市場分析
近期玉米市場在市場利空消息影響下,結束前期瘋漲態勢,震蕩加劇!前面我們文章也一直提及此輪下跌原因在于利空消息滿天飛!
一方面,中美關系緩和,現行進口美玉米關稅調整為26%,但按此計算美玉米到岸完稅價仍高于國內,對國內市場吸引力有限,不過消息對情緒有所影響。
另一方面,政策糧投放傳聞不斷!雖然目前官方的態度并不明朗,且尚未公布具體投放公告,短期看也或難提上日程,但政策宏觀調控的滯后性使其成為長期潛在風險。
尤其是當前中儲糧確實在不斷加大陳糧玉米投放力度,且拍賣成交溢價有所收窄,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接下來,若進口玉米、定向稻谷或大批量陳玉米儲備啟動拍賣,玉米供需偏緊格局將得到明顯緩解,行情難再漲,甚至可能回落。
市場糧源供應增!
年后玉米一直挺強勢,對于持糧主體而言,現階段渠道環節普遍利潤豐厚,不少主體獲利變現心理趨強。再加上麥收季開啟,湖北、河南等地新麥陸續上市,質量與價格超預期,貿易商騰倉轉戰小麥的意愿強烈。與此同時,區域糧源價差走擴,東北玉米有調入現象。華北、東北糧源集中流向市場,供應端壓力驟增。
小麥替代優勢顯!
目前國內小麥價格隨新麥陸續上市呈現季節性回落趨勢。據數據統計顯示,截止5月24日,全國主流小麥加工企業收購均值為2480元/噸,全國主流深加工玉米收購均值為2317.2元/噸,全國玉麥價差在162.8元/噸;山東主流小麥加工企業收購均值為2479.8元/噸,山東主流深加工玉米收購均值為2438.2元/噸,山東玉麥價差在41.6元/噸。
與此同時,山東河南局部玉麥上演同價,飼料企業小麥添加比例提升至20-30%,現下飼企購重心逐步向小麥傾斜,接下來市場預期國內小麥區域替代飼料玉米的趨勢或有增強。
下游需求無亮點!
深加工企業,成本漲,但終端產品難提價。利潤不足,面對高價玉米自然有心無力。本周玉米淀粉行業開工負荷繼續下降!本周玉米淀粉行業開工負荷為57.44%,環比上周小幅下降1.93個百分點。其中河北與陜西地區受原料玉米成本高企,行業虧損壓力不斷加重的影響下,部分企業出現停產或者減產,導致行業開工負荷下降。
國內其他地區行業開工負荷暫時保持穩定。飼料企業,緊盯價差,隨時準備切換采購策略。新麥集中上市在即,部分產區玉麥同價,飼企采購重心逐步向小麥傾斜,玉米需求端面臨分流壓力。但當前支撐玉米市場的核心邏輯也依舊未變!
基層售糧進度尾聲!
今年售糧進度較快,目前基層余糧見底,部分持糧貿易商挺價惜售心態仍存,尤其是在價格若出現大幅回落,不排除將以落價即緩裝加以應對。與此同時,南北港口庫存同比下降,進口玉米(1-4月累計進口玉米44萬噸,同比減幅95.1%)與定向稻谷拍賣短期難落地,供應缺口邏輯仍成立。
下游需求韌性猶存!
生豬存欄超4000萬頭;4月飼料產量2753萬噸,環比增長4.2%,同比增長9.0%,其中飼企生產的配合飼料中玉米用量占比為42.1%,同比增長4.2個百分點。飼用剛需穩定,截至5月22日,全國飼料企業平均庫存35.20天,較上周平天,環比平,同比上漲15.22%。
深加工企業雖虧損,但開機率維持50%以上,剛性補庫支撐價格底部。截至2025年第21周,全國12個地區96家主要玉米加工企業玉米庫存總量453.5萬噸,增幅0.15%。天氣與種植預期!東北春播進度超七成,但今年東北玉米部分地區因降水偏多,出現延后播種!
4月份黑龍江西部和南部、吉林中西部、遼寧北部的降水量是往年的1至4倍,導致一些地區的農田持續積水,春耕和播種的進度稍有延遲;進入5月,東北地區的氣溫偏低,降雨頻繁,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等地的部分農田土壤過于濕潤,春播的進度比去年同期晚了大約一周。延遲播種直接影響玉米生長周期,新季玉米產量不確定性增強。
總而言之,近期受政策投放利空消息、新麥上市及替代壓力影響,玉米市場看漲氣氛減弱,渠道挺價心態有所松動,獲利了結意愿增強,南北糧源適度釋放,玉米價格漲勢放緩、部分地區價格弱勢回調。但持糧主體低價惜售與用糧企業剛性需求形成底部支撐。
接下來隨著華北相繼進入麥收期,貿易商以運作小麥為主,玉米購銷積極性下降,有效流通或階段性收緊,玉米下探空間有限,更不排除由弱轉強。不過新麥上市,小麥價格仍將作為玉米價格的頂部壓制,其次還有政策拍賣啟動的風險,均在隨時準備改寫劇本!建議持糧主體保持溫和出貨節奏,避免給企業壓價借口。同時,時刻關注麥收前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奏,理性看待市場行情,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購銷計劃。
一方面,中美關系緩和,現行進口美玉米關稅調整為26%,但按此計算美玉米到岸完稅價仍高于國內,對國內市場吸引力有限,不過消息對情緒有所影響。
另一方面,政策糧投放傳聞不斷!雖然目前官方的態度并不明朗,且尚未公布具體投放公告,短期看也或難提上日程,但政策宏觀調控的滯后性使其成為長期潛在風險。
尤其是當前中儲糧確實在不斷加大陳糧玉米投放力度,且拍賣成交溢價有所收窄,市場避險情緒升溫。接下來,若進口玉米、定向稻谷或大批量陳玉米儲備啟動拍賣,玉米供需偏緊格局將得到明顯緩解,行情難再漲,甚至可能回落。
市場糧源供應增!
年后玉米一直挺強勢,對于持糧主體而言,現階段渠道環節普遍利潤豐厚,不少主體獲利變現心理趨強。再加上麥收季開啟,湖北、河南等地新麥陸續上市,質量與價格超預期,貿易商騰倉轉戰小麥的意愿強烈。與此同時,區域糧源價差走擴,東北玉米有調入現象。華北、東北糧源集中流向市場,供應端壓力驟增。
小麥替代優勢顯!
目前國內小麥價格隨新麥陸續上市呈現季節性回落趨勢。據數據統計顯示,截止5月24日,全國主流小麥加工企業收購均值為2480元/噸,全國主流深加工玉米收購均值為2317.2元/噸,全國玉麥價差在162.8元/噸;山東主流小麥加工企業收購均值為2479.8元/噸,山東主流深加工玉米收購均值為2438.2元/噸,山東玉麥價差在41.6元/噸。
與此同時,山東河南局部玉麥上演同價,飼料企業小麥添加比例提升至20-30%,現下飼企購重心逐步向小麥傾斜,接下來市場預期國內小麥區域替代飼料玉米的趨勢或有增強。
下游需求無亮點!
深加工企業,成本漲,但終端產品難提價。利潤不足,面對高價玉米自然有心無力。本周玉米淀粉行業開工負荷繼續下降!本周玉米淀粉行業開工負荷為57.44%,環比上周小幅下降1.93個百分點。其中河北與陜西地區受原料玉米成本高企,行業虧損壓力不斷加重的影響下,部分企業出現停產或者減產,導致行業開工負荷下降。
國內其他地區行業開工負荷暫時保持穩定。飼料企業,緊盯價差,隨時準備切換采購策略。新麥集中上市在即,部分產區玉麥同價,飼企采購重心逐步向小麥傾斜,玉米需求端面臨分流壓力。但當前支撐玉米市場的核心邏輯也依舊未變!
基層售糧進度尾聲!
今年售糧進度較快,目前基層余糧見底,部分持糧貿易商挺價惜售心態仍存,尤其是在價格若出現大幅回落,不排除將以落價即緩裝加以應對。與此同時,南北港口庫存同比下降,進口玉米(1-4月累計進口玉米44萬噸,同比減幅95.1%)與定向稻谷拍賣短期難落地,供應缺口邏輯仍成立。
下游需求韌性猶存!
生豬存欄超4000萬頭;4月飼料產量2753萬噸,環比增長4.2%,同比增長9.0%,其中飼企生產的配合飼料中玉米用量占比為42.1%,同比增長4.2個百分點。飼用剛需穩定,截至5月22日,全國飼料企業平均庫存35.20天,較上周平天,環比平,同比上漲15.22%。
深加工企業雖虧損,但開機率維持50%以上,剛性補庫支撐價格底部。截至2025年第21周,全國12個地區96家主要玉米加工企業玉米庫存總量453.5萬噸,增幅0.15%。天氣與種植預期!東北春播進度超七成,但今年東北玉米部分地區因降水偏多,出現延后播種!
4月份黑龍江西部和南部、吉林中西部、遼寧北部的降水量是往年的1至4倍,導致一些地區的農田持續積水,春耕和播種的進度稍有延遲;進入5月,東北地區的氣溫偏低,降雨頻繁,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等地的部分農田土壤過于濕潤,春播的進度比去年同期晚了大約一周。延遲播種直接影響玉米生長周期,新季玉米產量不確定性增強。
總而言之,近期受政策投放利空消息、新麥上市及替代壓力影響,玉米市場看漲氣氛減弱,渠道挺價心態有所松動,獲利了結意愿增強,南北糧源適度釋放,玉米價格漲勢放緩、部分地區價格弱勢回調。但持糧主體低價惜售與用糧企業剛性需求形成底部支撐。
接下來隨著華北相繼進入麥收期,貿易商以運作小麥為主,玉米購銷積極性下降,有效流通或階段性收緊,玉米下探空間有限,更不排除由弱轉強。不過新麥上市,小麥價格仍將作為玉米價格的頂部壓制,其次還有政策拍賣啟動的風險,均在隨時準備改寫劇本!建議持糧主體保持溫和出貨節奏,避免給企業壓價借口。同時,時刻關注麥收前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奏,理性看待市場行情,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購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