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新調研的情況來看,華北及山東地區的持糧主體心態已經發生變化,無論是持糧多少,超過八成有出貨打算或是正在出貨,好在當前大家出貨秩序平穩,利潤空間還在,短期內不會出現大跌的局面,這點是企業也必須要承認的事實。畢竟現在屬于供需雙方拉鋸戰階段,短期內誰都無法占據絕對的上風!
而東北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弱勢運行后,昨日內蒙地區率先“反攻”,雖說漲幅較小,但也算是一個較為積極性的信號,但小編想提醒大家,隨著氣溫的升高,潮流的存儲意義越來越低,再加上目前東北地區面臨上量的壓力更重一些,又缺乏新的刺激增漲消息,再加上當地持糧主體分成兩派,持糧待漲的老板占比呈下滑趨勢,進入六月份之后,山東企業大概率還是以弱勢運行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緩解當地出貨的積極性!
關于市場余糧缺口論的問題,小編已經說了很多次,就以目前的局面來看,今年玉米就算是有缺口也不大,更別說官方也有足夠的糧源來補充,玉米價格未來一段時間想大漲基本沒戲,還有有點很重要,就是不僅定向糧一直沒有啟動,中儲糧針對進口玉米大批量拍賣也沒有落地呢?按照規劃和報批的流程來看,六月份有極大概率落地!
根據相關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當前深加工企業面臨兩大困局,一是下游終端需求疲軟,產品銷路不暢,二是玉米原糧成本價格升高,而終端產品價格價格幾乎沒變化,不少企業面臨虧損局面。而飼料企業同樣如此,只不過對比玉米來說,可選擇性更多再加上庫存更為充足,所以更有底氣來旁觀玉米價格的變化。進入六月之后,飼料企業的目光會進一步轉移到新麥身上,對玉米的需求有進一步降低!
所以啊,小編才建議持糧主體該出貨就出貨,畢竟現在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與其在沒啥大利潤的玉米市場,反倒不如轉戰新麥市場,未來一段時間,玉米價格窄幅震蕩調整是必然的,主要就看企業到貨的情況,另外就是關注下政策端變化和持糧主體心態變化!
目前的玉米市場,企業基本處于剛需采購階段,補庫需求不能說降至最低但也差不多,所以短期內上漲的空間不大,震蕩弱勢大概率是主流,不過面對震蕩持糧主體也不需要恐慌,價格不存在大跌的可能,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不斷降低前期超漲的部分,這樣會給三季度價格的上漲奠定一定的基礎,考慮到下游需求低迷,政策層面尚未有明確的指引,再加上企業利潤嚴重下滑,和新麥入市的影響,玉米所要面臨的替代壓力凸顯,建議市場主體理性看漲,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購銷計劃。
接下來繼續關注麥收前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奏。關于玉米中遠期的走向,玉米下一波的機會在6-9月份,得出這個判斷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糧進度較快,后期容易出現階段性的供應偏緊,價格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接下來繼續關注麥收前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奏。關于玉米中遠期的走向,玉米下一波的機會在6-9月份,得出這個判斷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糧進度較快,后期容易出現階段性的供應偏緊,價格有一定的上漲空間!
未來一段時間,新陳同價會是主要的趨勢,對于山東及河北地區的企業來說,目前小麥跨域區調糧成本較高并不劃算,在新麥大面積入市前,還是以本地或是周邊糧源為主,不過有陳糧的老板,該處就出,畢竟市場的交易重心會慢慢的轉移到新麥上!
至于是否保持繼續收購的問題,很簡單,只要價格和質量合適,為什么不收呢?只不過建議不要參與搶糧環節,收購價格最好控制在1.2元/斤附近,至少這個價格是不會虧損的,至于今年新麥質量的問題,從目前的局面來看要好于去年,同時今年產量可能不會減產局,甚至是豐收局 !
至于是否保持繼續收購的問題,很簡單,只要價格和質量合適,為什么不收呢?只不過建議不要參與搶糧環節,收購價格最好控制在1.2元/斤附近,至少這個價格是不會虧損的,至于今年新麥質量的問題,從目前的局面來看要好于去年,同時今年產量可能不會減產局,甚至是豐收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