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量預期分歧較小,新陳小麥價格趨同
當前市場對新季小麥產量的預期分歧較小,產量受損情況可能低于預期,其中河南、安徽、江蘇、陜西產量受影響較大,山東、河北受影響較小。隨著新季小麥陸續上市,市場階段性供應壓力顯現,小麥收購價格弱勢下行,新陳小麥價格有同價趨勢。
截至5月29日,全國主產區普麥收購均價為1.235元/斤,周環比下跌0.008元/斤。其中,河南1.22-1.24元/斤,河北1.22-1.237元/斤,山東1.22-1.25元/斤,江蘇1.225-1.24元/斤,安徽1.22-1.24元/斤,陜西1.24-1.26元/斤。
截至5月29日,全國主產區普麥收購均價為1.235元/斤,周環比下跌0.008元/斤。其中,河南1.22-1.24元/斤,河北1.22-1.237元/斤,山東1.22-1.25元/斤,江蘇1.225-1.24元/斤,安徽1.22-1.24元/斤,陜西1.24-1.26元/斤。
新季小麥陸續上市,貿易主體購銷謹慎
新季小麥由南至北陸續開始收割上市。截至5月28日,湖北小麥已收割完畢,河南小麥收割完成近四成,安徽超四成。據調查,由于今年3月至4月小麥主產區降雨少、光照足,整體小麥質量較好,面筋值較高,容重與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蛋白含量略高于去年,赤霉病率較低。
值得注意的是,小麥收割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當前小麥正處于收割期,北方麥區大范圍干熱風風險增加,加之5月31日前后西北地區東部、黃淮西部等地出現降水,會導致夏收作業短暫受阻,引發市場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小麥收割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當前小麥正處于收割期,北方麥區大范圍干熱風風險增加,加之5月31日前后西北地區東部、黃淮西部等地出現降水,會導致夏收作業短暫受阻,引發市場擔憂。
部分貿易商反映,主產區基層糧點新麥毛糧收購價格為1.15-1.18元/斤,制粉企業新麥凈糧收購價1.22-1.24元/斤,水分要求12%以下,減去除雜、運輸等費用,貿易利潤空間極為有限。因此,貿易主體購銷心態謹慎,不敢貿然大量收購新麥。
政策小麥輪出減少,新麥收購價格出爐
上周,中央和地方政策性小麥輪出數量大幅減少,成交量、成交率有所下降。據不完全統計,5月23日至29日,中央儲備糧銷售總投放約42萬噸,成交約24萬噸,成交率有所下降。全國地方儲備糧銷售投放約94萬噸,成交約30萬噸,成交率31.9%,成交均價2450元/噸;地方儲備糧采購量約27萬噸,成交約18萬噸,成交率66.7%,成交均價2469元/噸。湖北儲備庫對不同標準的新麥收購價格為2420-2460元/噸,河南鄧州儲備庫采購新麥價格為2440-2460元/噸,江蘇地方儲備庫新麥采購成交價格約為2480元/噸。
面粉企業隨用隨采,新陳小麥搭配使用
近期隨著氣溫不斷升高,面粉消費淡季特征更加明顯,開機率低迷,維持在40%-50%,面粉和麩皮價格保持平穩運行,加工利潤微薄,面粉企業無大量采購建庫積極性,以隨采隨用為主。另外,在小麥市場新舊交替的關鍵節點,制粉企業需要陳麥和新麥混用,其陳麥需使用至8月初,制約新麥的采購進度。
截至5月29日,河南新鄉特一粉價格約2960元/噸,河北石家莊2990元/噸,山東德州2960元/噸。河南鄭州中等白麥采購成本在2450元/噸左右,特一粉出廠價2960元/噸,麩皮價格在1730元/噸左右,小麥加工費用140元/噸,理論利潤預估為19元/噸。
玉米價格平穩運行小麥飼用替代或增
近期,國內玉米價格繼續窄幅震蕩運行。一是前期玉米銷售進度較快,供應偏緊態勢將對玉米價格繼續形成支持;二是新季小麥批量上市,貿易商開始騰倉玉米、收購新麥,飼用替代及供應增加壓制玉米價格。據監測,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周環比變化10-40元/噸,主流市場價格為2410-2440元/噸;東北地區玉米價格周環比變化10-30元/噸,主流價格為2190-2240元/噸。華北、華東等大部分地區小麥與玉米的價差約為50元/噸,甚至更小。據市場反映,各地區小麥飼用添加比例或將從5%-10%逐步提高到25%-30%,增加小麥使用需求,飼用量有望超過去年,一定程度上對價格有支撐作用。
多空因素相互交織,預期后市窄幅震蕩
供應方面:隨著夏糧大規模收割的推進,新麥由南向北逐漸上市,且新麥質量較好,市場供應不斷增加,部分貿易商銷售陳麥為收購新麥騰倉,市場階段性供應壓力較大。
需求方面:隨著氣溫逐漸升高,面粉消費疲弱更加明顯,制粉企業開機率較低,無建立高庫存的意愿,部分制粉企業陳麥庫存偏高,也制約新季小麥采購節奏。但當前小麥具有飼用替代優勢,小麥飼用量增加對價格有支撐作用。
市場心態:當前基層糧點及貿易企業預計新麥盈利空間較小,仍保持謹慎心態,以隨購隨銷為主。
后市展望:預計后期小麥價格走勢不會出現大漲大跌的情況,主要因為當前市場多空因素相互交織。市場對今年小麥產量的預測分歧較小,市場供應寬松、需求偏弱的格局尚未改變。如果小麥飼用量不斷增加,或對后期小麥價格形成新的支撐,這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因此,在多空因素交織的局勢下,市場主體仍持謹慎心態,后期重點關注政策端的導向、玉米價格變化及新麥實際收成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