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終于動了,而且一動就是連漲三天。河北柏鄉的收購點天不亮就排起車隊,山東東明地區的報價牌一天改三回,陜西武功的老客戶電話被打爆。上周還在朋友圈喊“1塊2都賣不掉”的糧商老李,今天已經關庫停售——不是沒糧,是想再等等。
玉米是點火的那根火柴。周三夜盤,玉米主力合約突然拉升,山東深加工到廠價沖到1塊2毛6,比小麥貴出三分。飼料廠連夜算賬:一噸料里換一噸小麥,能省九十塊。更要命的是豆粕,一口氣站上三千零五十,配方師們干脆把豆粕減量、玉米減量,全改成小麥。一夜之間,小麥從“備胎”成了“救命糧”。
看似熱鬧,其實水很深。河南鄭州的托市庫點每天進倉量比公布數字多出三成,卻沒人說得清多出來的糧去了哪;山東某大型飼料集團在黑龍江秘密建倉,采購單上只寫著“2025新麥,遠期合同,數量不限”。春玉米八月十五號就要上市,留給小麥的窗口期只剩二十來天;高溫又把面粉廠的開機率壓到往年同期的一半。更蹊蹺的是,新鄉某面粉企業今天逆勢落了三厘,像暴風雨前的第一滴雨。
市場都在等三件事:下一場進口玉米拍賣會不會突然縮量,定向稻谷投放會不會推遲,飼料需求會不會因為豬價反彈而爆發。任何一條兌現,小麥就不是回光返照,而是史詩級反轉;只要有一條落空,今天的狂歡就會瞬間結冰。
明早一開秤,價格牌上的數字可能比心跳還刺激。你覺得它會沖破一塊三,還是跌回一塊一?留言區放膽猜,三天后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