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要被這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或欺騙”,咋子回事?
第一,面粉廠收購小麥力度在加大;
第二,新陳小麥“分家”,陳麥價格上漲;
怎么突然玩起了這樣的套路?就問你一句:當前市場誰說了算?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有人說什么新麥口喊不好,什么后熟期!對嗎?一切都是美麗的扯。
1、新麥面筋不低,但面筋質量不好,而且主要都是針對河北區域;
2、說的再直接一些,面粉廠想要更更便宜又好的小麥,別無其他;
3、面粉廠直接對待種地大戶簽訂合同,其目的就是防止糧點摻糧;
所以,剩下都是美麗的謊言!沒有辦法,在市場低迷之下,任何主體都是以“利潤”為首要,不要說面粉廠,采購方、用糧企業、糧點、貿易商不都是以“利潤最大化”為主嗎?
誰也別說誰高尚,誰也別說誰無恥!
一、“老五家”處于面粉行業的絕對壟斷;
老五家以“只要我能賣出去、我有足夠利潤”,就可以主導市場行情波動,而且越來越有主導性和指導性。通過“價格”杠桿來削弱競爭對手,特別是中小型面粉企業淘汰出局。
1、其他企業或知名企業的開機率20-30%左右之時,老五家的開機率在70-80%左右;
2、對于市場資源的掌控、價格主導,夸張一點就是“老五家”,只有第一沒有第二;
3、不論是麩皮的消耗和占有量,其他企業占比很小,但“老五家”自有的經營方式;
4、當他們家掌握市場資源后,擁有著相對的絕對漲價與落價的話語權,不接受反駁;
5、“老五家”面粉價格在主流市場中絕對便宜,這種便宜就是人家想要看到的結果;
6、打著各種“漲價或落價”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變相在削弱競爭對手的措施而已;
7、市場最直接的表相:你有的我比你便宜,你沒有的我比誰都貴,打倒對手是首要;
二、生豬行業以“頭部”企業主導的產能;
1、養殖企業或飼料企業以“成本”為主要模式,看哪種能量原料有優勢,性價比占第一位。
2、貿易商發現終端或下游服務客戶越來越少,因為這些主體越來越集中化、越來越規模化。
3、各種會議對外釋放的是產能去化,但這種去化基本是針對集團廠,但集團廠能聽話嗎?
4、企業發展還沿用最“原始”方式進行發展,利用“價格戰”去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蛋糕。
5、不論是飼料企業還是養殖企業,表相是投資失敗,實則就是“產品”沒有利潤無法生存。
通過以上的闡述,大家有沒有看到市場的發展謀略和布局?
1、看起來每個行業的標準和準繩,是為了整個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淘汰落后產能;
2、實則是用“環保”套子,要求企業上各種設備和技術要求,其實就是在設立門檻;
3、各種設備升級后,大家回頭一看,產能是有了,但銷售量卻沒有增加,成本增加;
4、各行業各都在給自己設定發展規模和目標,目的只有一個:增加自己市場占有率;
綜上,產業和行業的發展變化,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將是一個新的格局和布局,如果不能跟上產業變化,除了抱怨就是抱怨,最后結果就是被殘酷又冷血的市場淘汰出局。
所以,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人的使命和宿命,前幾十年的發展就是一個紅利期,站在風口中只要你肯努力,使用手段就可以賺得每桶金。
當下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世界變化帶給每個人的沖擊,這種沖擊就是新的風口,這個風口不是每頭豬都能起飛,因為各種抱怨、痛苦都是在向外求,希望外部發生變化從而改變我們。
當下就是要“向內求”的時代,要有自己的真本事,才能在市場中存活。不僅僅是市場,也是我們每個人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