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港位于海南島西北部,是海南唯一的進口糧食口岸,也是糧油企業進軍海南的前沿陣地。
8月1日,4萬余噸來自阿根廷的進口大豆抵達洋浦港,進入中儲糧新建竣工的糧倉。此前一天(7月31日),該糧倉通過海關驗收,中儲糧(海南)洋浦港倉儲有限公司正式獲得進境糧食監管倉運營資質。
另一家通過驗收的進境糧食監管倉經營單位是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國內少數同時具備進口大豆和菜籽加工資質的油脂企業之一。受益于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澳斯卡在短短五年間實現超常規發展,迅速崛起為國內菜籽油加工領域的領頭羊,其菜油菜粕產品遠銷西南、華南及華東地區,旗下公司獲批鄭商所菜籽粕交割廠庫資質。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是海南自貿港最具“含金量”的政策之一。食用油生產高度依賴進口原材料且關稅成本較高(進口菜籽關稅9%)。在海南設廠壓榨進口油籽,加工增值后的食用油銷往內地終端市場可免征關稅,這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成本優勢。
2021年7月,澳斯卡內銷大豆油500噸,貨值455萬元,成功免征關稅41萬元,成為該政策的首家受益企業。疊加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等多項政策紅利,澳斯卡累計節省成本上億元,形成了年加工200萬噸菜籽/大豆的產能規模,年產值從零躍升至2024年的59.5億元,并計劃在2025年沖刺80億元。
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帶動洋浦港糧食菜籽類貨物進口量快速增長。洋浦港2024年進口糧食菜籽類貨物135萬噸,同比增長43.28%;2025年上半年進口96.13萬噸,已超過2023年全年進口量。
目前,洋浦保稅港區內已有10余家糧油食品加工企業開展加工增值業務。除澳斯卡外,已投產的企業還包括恒豐面業、龍大美食、歐億家、紅焱食品、順盈食品、尚島供應鏈等,一個百億級規模的健康食品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6月28日,由國投洋浦港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10萬噸級公共糧油碼頭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海南省唯一的專業化糧油碼頭。
上市企業京糧控股也計劃在洋浦投資建設油脂加工項目,規劃年壓榨大豆100萬噸,預計2027年投產。
此外,以跨境資金自由便利流動為核心的金融政策也是吸引糧油企業登島的重要因素。
通過開通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企業可實現跨境資金秒級到賬。封關運作后,企業也可通過EF賬戶與內地企業進行便利化的貿易結算。雙Q政策則便利了外資基金進入中國市場(QFLP)和國內資本投資海外(QDLP),顯著提升了海南跨境投資的便利性。
國內大宗商品貿易巨頭廈門建發、國貿、象嶼及物產中大等均已在洋浦注冊公司;國際糧商新加坡奧蘭集團在洋浦設立了海南翱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美國嘉吉公司在海口成立嘉吉恒瑞風險管理(海南)有限公司,并成功落地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單場外衍生品業務,其客戶為嘉吉中國的農產品現貨貿易客戶。
糧油行業龍頭企業益海嘉里金龍魚在海南亦有布局,已設立3家公司:位于洋浦的益海嘉里(海南)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位于澄邁的益海嘉里(海南)食品工業有限公司和益海嘉里(澄邁)商貿有限公司,業務涉及油脂、飼料、大豆、玉米等大宗商品貿易及加工等多個領域。
據媒體報道,該集團計劃在澄邁投資建設的央廚物流工業項目已開工,預計2026年投產,致力于打造綜合食品加工園區。集團海南區域負責人表示,“希望以海南自貿港為樞紐支點,利用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政策在糧油加工、食品生產等領域深耕拓展,進一步輻射海外市場。”
12月18日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后,將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的監管制度。海南自貿港將成為鏈動全球的重要貿易節點,為糧油食品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重塑供應鏈布局提供新的戰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