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上量才100來車,但是一看價格呢,提價的并不多,或者說提價的也是提得心不甘情不愿的。
東北就更不用說了,還在跌。
西北也一樣。
玉米為啥跌?
既有情緒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
情緒方面來說,新玉米上市越來越近,而春玉米呢,已經來了。
新玉米都來了,且至少目前來看,天氣對新玉米產情的影響并不大,基本還是一個豐產的預期。
所以,誰會在這個時候大肆收糧呢?
都在觀望。
雖然說余糧的問題是一個支撐,但是用糧主體這么一觀望,也使得這個支撐力減弱了。
因為即便是供應緊,但需求也在降,所以也就減小了供應緊對市場的影響程度。
在這樣的預期下,持糧主體也很難挺得住,所以基本也是能走就趕緊走了。
放眼市場,也就是山東華北還尚能挺住,但挺的動力也不怎么足,這個天秤就顯得很脆弱,要是企業稍微再一壓價,都擔心玉米是不是就會崩掉。
不過這個咱們昨天也分析過了,玉米雖然弱,但是大崩的幾率并不高。
而就在這個時候,玉米的“救命稻草”來了。
救命稻草是誰呢?
就是天氣。
說實話,現在玉米能指望的也只有天氣了。
天氣對玉米的影響有兩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大家關注的天氣對新玉米產情的影響。
這個其實現在還看不太出來,雖然說之前山東、河南持續干旱,但這幾天這雨說來就來了。
所以影響到底如何,還得看后面的情況。
當然今天重點想說的也不是這個,而是想說第二個影響,那就是天氣能暫時中斷玉米的行情,給市場時間冷靜。
這兩天山東華北迎來大雨,玉米的上量大概率是上不去的,這雨可能也要下上兩三天,所以玉米的上量大概率要持續低位。
持續低位倒不是說玉米能漲多高,更重要的是給了市場時間,讓市場情緒好稍微冷靜一下。
因為以當前市場情緒來看,如果看空情緒再度升溫,那玉米就會越來越危險,但現在這個情緒被天氣打斷了,對玉米是有好處的。
就像我們一直說的,玉米的情況多空交織,但并不具備崩盤的條件,因為到下旬玉米是要有一輪補庫的,尤其是山東華北余糧偏緊,全指望著春玉米也不現實,所以這個支撐是有的。
而且現在春玉米的情況也很亂套,行情一會兒低,一會兒高,讓人搞不清楚狀況。
這也是玉米市場混亂的一個表現,也再次說明玉米市場并不是一個單邊倒的行情。
但對春玉米不應抱太高期望,這部分玉米剛上市且水分大,并不是企業的優質對象,最終還是要回到現貨以及秋玉米產情上。
這么一看事情就簡單多了,后續重點關注兩件事:
一是天氣對新玉米產情的擾動。
尤其是黃淮地區,這波降雨能否緩解之前的嚴重干旱,這對新玉米產情有很大影響。
二是玉米階段性的區域錯配情況。
全國玉米并不是一盤棋,尤其是在這個新陳交接的檔口,區域性玉米供需不一,很容易出現階段性的供需錯配。
而玉米的所謂機會也正是在這個錯配中。
所以要感謝這波降雨,雖然不能挽玉米于水火,但卻給了玉米喘口氣的機會,這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