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美國現在就正在忙著給眾多國家加關稅,包括歐盟,包括日韓,包括等等等等,幾乎是無一幸免。
上一輪中美互加關稅鬧得也是沸沸揚揚,那關稅加得都沒邊了,好在后來雙方暫停了。
但很顯然,這事不會一直暫停,后續會如何演變就成了大家最關心的事。
而在中美農產品貿易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大豆。
中國對大豆需求龐大,而美國呢,大豆豐產也需要找到龐大的市場,按說這是一拍兩合的事,但就是卡在了這個貿易戰上。
其實這也是博弈,看誰先撐不住。
而就在前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了一個帖文,內容很有意思:
他說中國正在為缺大豆發愁,而美國有優質的大豆,希望中國趕緊把大豆的訂單增加3倍,這將有助于縮減中美貿易逆差,美國也很愿意提供非常迅速的服務。
這說的好像美國在幫助中國解決難題,叫人哭笑不得。
但是笑歸笑,也說明美國這邊已經很焦慮了,所以先發了這么個帖子試探一下。
想想美國的壓力也很大。
一是美豆出口對美國至關重要。
雖然美國其他農產品出口量也很大,比如玉米、小麥等,但是這些出口的范圍比較廣。
比如即便中國不買美玉米,美玉米也可以賣到其他國家,尤其是守著墨西哥這個需求大戶,所以玉米并不是美國最著急的。
但是大豆不一樣。
放眼全球,像中國對大豆需求這么龐大的再找不到第二個。
比如去年我國進口大豆約1.05億噸,其中有約1/4是美豆,這算下來也得有兩三千萬噸。
這兩三千萬噸可找不到其他地方能替代,所以中國一旦不買美豆,那美豆就肯定要面臨賣不出去的風險。
這在上一輪的中美貿易戰中已經就表現得非常明顯了,所以可見美國的焦慮。
二是美豆豐產預期很高。
而今年天氣利好,美豆的豐產預期越來越高,這意味著美豆的壓力只會更大。
那中國會如何回應呢?會不會購買美豆呢?
這主要取決于雙方進一步針對關稅問題的談判。
但目前市場多認為,中國購買美豆的幾率較大,但是數量肯定達不到3倍那么多。
因為很明顯,在大豆這個問題上,美國要更著急。
但買不買美豆可能不只是今年的問題,因為中國正在積極布局新的貿易鏈條,其中就包括增加對南美大豆的購買,以及直接進口阿根廷豆粕。
比如,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共進口大豆6104萬噸,同比增長了4.6%。
這個增長并非是單純的需求增長,其中也有提前備貨的意思。
另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買家已訂購了9萬噸阿根廷豆粕。
雖然數量不多,但這是一個重要嘗試,一旦出口通道順暢,后續的進口速度會直接加速。
所以對于美國來說,是中國到底買不買美豆的問題,而對中國來說,美豆的必需性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