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說,應該是期貨市場突然一跌,現貨市場還沒回過神來。
不過,今天又漲聲依舊了。
原因大家也都知道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發的一個帖文。
大概意思是,他說中國正在為大豆發愁,而美國農民種出了很多優質大豆,希望中國趕緊來買吧,并且要以3倍的訂單量哦!
翻譯得更簡單一點,就是催促中國趕緊來買美豆吧。
就這么一條帖文,為啥就把豆粕市場給嚇著了呢?
因為如果中國開始購買美豆,那就意味著四季度進口大豆供應將充足,再加上當前國內豆粕庫存壓力較大,就很容易出現供應過剩而導致豆粕下跌。
但是很快,第二天,豆粕又漲聲依舊了。
為啥又漲聲依舊了呢?
因為緊接著第二天,新華社發布了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的聯合聲明。
聲明指出,中美雙方自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但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余10%的關稅。
意思就是中美繼續維持加征10%的關稅,其他的先暫停,等待進一步的談判。
而且這一延期又是90天,也就到了11月份了。
而按照當前這個關稅,如果進口美豆,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進口美豆的概率并不大。
而這個期限又一桿子支到了11月份了,說明在11月份之前繼續缺豆的可能性較大。
所以看跌情緒當然就緩解了嘛。
這么來看,特朗普發的這個帖文就只是攪和了一下市場,然后就回歸原態了。
但其實并不這么簡單,他這么一攪和,反而讓豆粕的行情變得明朗起來。
為什么這么說呢?
他這個話顯然不是隨便說的,他之所以突然發了這么一個帖文,表面看似是說在幫中國想辦法緩解缺豆的憂慮,但實際上大家都看得出來,美國比中國要更著急。
因為美豆的豐產預期越來越高,一旦美豆大量上市,會賣到哪兒去呢?
缺少了中國這么龐大的需求市場,是很難找到其他替代的,這就意味著,失去了中國市場,美豆很可能無處可去。
那么到時候,2018年的慘狀可能就又要重演了,美國政府可能又要面臨要拿出巨額資金去補貼他們的豆農了。
這顯然是美國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就開始催促中國趕緊買美豆了。
兩方博弈嘛,博的就是看誰先撐不住,現在很明顯,美國先撐不住了,雖然用了一個看似輕松的帖文,但目的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所以,美豆要想重新回到中國市場,就得讓步。
我們也更傾向于認為,中國會繼續購買美豆,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畢竟阿根廷豆粕數量還少,暫時還彌補不了中國需求缺口。
那么,隨著美豆重因中國市場,豆粕的行情也就顯而易見了。
第一,大漲的幾率不高。
原因很簡單,因為供應有了嘛,大豆不短缺,豆粕大漲的幾率就不高。
第二,大跌的幾率也不高。
為啥?
因為特朗普只是發了一個帖文,然后美豆就漲起來了,僅僅是一個帖文就這么大效果,而如果中國后續真的開始購買美豆,那美豆肯定還要繼續上漲的。
所以進口的成本也就不會太低,那么豆粕還能跌到哪兒去?
第三,剛需支撐。
雖說現在生豬在去產能、降體重,但這是一個過程,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無論是產能還是仔豬數量都呈增長態勢,所以下半年的存欄也就不會少。
再加上9月以后,天氣轉涼,豬肉消費有所增加,對豆粕也有剛需支撐。
豆粕的擾動不少,但是底部堅實,即使美豆到港,價格重心也有望緩步上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