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走貨緩慢
由于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從美國宣稱對來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起,此消息一出使得大豆市場貿易商的恐慌心理加劇,理論上進口大豆數量的減少會導致豆粕供給量相應下降,這將對豆粕的價格帶來強有力的支撐,然而實際上現階段養殖業利潤較低,大豆和豆粕庫存仍然保持較高的水平,由于對未來的迷茫和不確定因素的擔憂,大豆市場當下出現拋售的情況,貿易商對后市依舊看空。
按質定價豆源分流,價格趨穩走貨好轉
首先,隨著秋季的到來和降水的增多,南方地區的高溫干旱的情況有所緩解,這對于南方大豆主產區來說無疑不是一件利好的消息,然而目前南方地區的大豆價格依舊較為低迷,主要還是以按質定價為主,安徽和河南地區的大豆報價比較雜亂,質量上佳的種轉商和一級豆源受到大豆市場的青睞,雖然其庫存余量有限,但是市場需求也很旺盛,從而導致其價格呈現出堅挺的狀態,目前南方地區二級豆購銷成為大豆市場的主流,根據其質量和規格的不同,分別流向不同的分銷市場,其中飼料豆和肥料豆的購銷也成為區域分流的一小部分,目前農戶手中大豆余糧不多,大多數優質豆源都集中在大中型貿易商手中。
其次,對于25年新季大豆而言,湖北早熟豆已于7月中旬陸續上量,但是由于零星上市,蛋白含量較高等因素,致使湖北新季大豆開秤價遠高于實際大豆市場現貨價格,由于受到二級豆低廉價格和大豆市場供過于求的影響,很多貿易商對早熟豆持觀望態度,并且也是隨采隨走不增倉囤貨,隨著湖北中晚熟大豆的陸續上市,新季大豆價格會出現下調的傾向,屆時新季豆和陳豆價差逐漸縮小,最終新季豆價格趨穩而且其價格更容易被貿易商所接受。
最后,東北大豆產區由于國儲大豆拍賣的“輪番轟炸”導致同類豆源分銷渠道受阻,疊加高蛋白大顆粒大豆由于近期拋售,價格也受到一定影響,但隨著豆制品需求淡季的即將結束,高校開學季的來臨以及大豆庫存的逐漸消耗,各大豆貿易商積極備貨,大豆市場購銷日漸活躍,貿易商走貨情況與之前相比有所好轉。
綜上所述,雖然大豆后市會有行情,但并不是大豆市場需求旺盛的本質體現,而且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國內大豆價格總體上還是會以穩定為主,部分地區大豆價格會出現小范圍的向下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