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大豆收獲工作將于大約一個月后開始,玉米收獲工作也將在幾周后開始。許多人越來越擔心中國在這個出口季可能不會購買哪怕一船的美國糧食。
“由于(關稅)的存在,我們的大豆相對于巴西大豆失去了競爭力,我們的銷售年度從10月1日開始,通常到現在中國已經會承諾預購一些大豆了。但中國進口商至今還沒有計劃采購一粒美國大豆。”游說組織美國大豆協會的政府事務主管弗吉尼亞·休斯頓表示。“沒有一個市場能與中國對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論。”
大豆是美國最重要的農產品之一,在美國農產品出口中占據核心地位。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進口大豆1.05億噸,自美國進口2214萬噸,占比21.1%。英媒稱,當年美國第二大大豆出口國墨西哥僅從美國進口了不到600萬噸大豆。今年7月有報道稱,美國大豆出口量已跌至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
報道稱,為了安撫農業選民,特朗普政府在最近的稅收法案中宣布將在未來十年為農民提供600億美元的補貼,但這招致了一些人的批評,他們認為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來補貼農戶。還有人擔憂,補貼資金將流向美國特定地區的特定生產商,受益的是規模較大的生產商,而非家庭農場。
“出口是首要問題。我們必須把正在種植的作物處理掉,或者我們必須能夠利用它們,”哈貝奇說。“中國、墨西哥和加拿大——我們每年向他們出口價值830億美元的農作物。如果他們不買,我們的作物就只能靠自己了。”休斯頓說,當她與白宮和國會分享農民因關稅而面臨的困境時,他們的回應是他們支持農民,但農民只是復雜關系中的一個齒輪。
另據路透社報道,中國進口商已經完成9月份的大豆采購計劃,大約800萬噸,全部來自南美。對于10月份的需求,中國買家已落實約400萬噸——相當于預期需求的一半,也同樣全部來自南美。往年,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采購集中在9月至翌年1月間,隨后才會采購巴西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