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的采購數量已經較月均進口水平高出80%,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玉米預期豐收,而市場出口方面卻不及預期,導致芝加哥期貨價格大跌,吸引韓國買家積極采購。而在美國糧食出口市場,來自英國的媒體稱,美國大豆正在失去數十億美元的對華銷售機會。
該媒體報道稱,按照正常年景,每年的9月至次年2月是美國大豆對華銷售的最佳時機,但截至目前,中國進口商已完成9月份的大豆預訂單,進口量約為800萬噸,全部來自南美。關于10月份的訂單,中國進口商也已從南美采購了約400萬噸,占其預期需求的一半。
此外,對于中美剛剛達成的關稅延期問題,業內人士稱,此次延期不太可能刺激中方從美購買大豆,如果達成減稅協議,中方可能會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但數量也將大大下降。按照目前巴西對華大豆的供應能力測算,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大豆的供應缺口也僅在200-500萬噸之間。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近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原則消息稱,初步裁定支持嘉吉的訴求,決定對從中國進口赤蘚糖醇的美國進口商征收高達三位數的巨額反傾銷稅。資料顯示,赤蘚糖醇是一種零卡路里的大宗甜味劑,具有甜度較低、蛀牙風險相對較小、對血糖影響較小、穩定性高且口感較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零糖”食品和飲料中。
其上游生產原料為玉米。近年來伴隨著中國玉米深加工的飛速發展,中國企業在赤蘚糖醇供應方面占據顯著優勢,且在生產赤蘚糖醇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培養基底是非轉基因玉米來源的葡萄糖。而嘉吉公司雖然使用的原料是更為低廉的轉基因玉米,但產品售價卻明顯更高。
因此,在投訴中,嘉吉指控中國產品以“低于公平價值”的價格在美國銷售,并得到美國商務部的支持。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嘉吉本身不能提供有機和非轉基因認證的赤蘚糖醇,隨著反傾銷稅的實施,非轉基因和有機赤蘚糖醇將在美國市場消失,而整個赤蘚糖醇市場也可能因價格過高而逐漸萎縮。
在全球油菜籽市場,隨著中國裁定加拿大菜籽存在傾銷后,加拿大有關方面表示,希望能見對話,解決貿易爭端。并表示,將加大對歐盟、阿聯酋、日本和墨西哥等其他地區的農作物出口,以促進貿易多元化。
資料顯示,目前中美是加拿大油菜籽的兩大出口市場,兩國占比達到80%以上,但現在這兩大市場都面臨著關稅問題。此外,在全球油脂市場,因生物燃料需求旺盛,廢棄油脂供應面正變得十分緊俏。資料顯示,中國是全球廢棄油脂最大供應國,但今年以來受餐飲行業低迷,前端廢棄油脂收油量與去年相比減少約30%。
截至目前,國內地溝油均價為6450元/噸,潲水油均價為6875元/噸。作為對比,目前國內三級棉籽油主流報價為7800元,豆油報價約為8700元。其他方面,因菲律賓宣布將從9月1日起暫停進口大米60天,使得其國內企業加速對越難大米的進口,越南5%破碎率大米報價因此從每噸391美元漲至395美元。
但最新消息顯示,越南食品協會要求該國貿易部就菲律賓暫停大米進口兩個月的舉措提出異議,貿易商稱此舉將損害當地生產。該機構稱,如果菲律賓暫停進口,越南大米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數據顯示,去年菲律賓市場占越南大米出口總量的46.7%,9月和10月是出口高峰。但今年前七個月,越南僅向菲律賓出口了244萬噸大米,占同期越南大米總出口量的44.3%。近期越南大米價格雖有所上漲,但仍較去年同期下跌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