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亞馬遜走廊在河水正常的情況下,貨運量達到8780萬噸,同比增長4.8%,其中64%由私用港口碼頭完成。主要運輸貨物包括鋁土礦2390萬噸、大豆1710萬噸、玉米1370萬噸。此外,化工產品、石油及其副產品、化肥等也有不小規模。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該走廊大豆和玉米運輸量累計增長288.1%,遠高于桑托斯港(55.3%)和巴拉那瓜港(17.2%)的增幅,顯示出該通道在全國糧食出口中的戰略地位。2024年,大豆和玉米在該地區的運輸量已達3090萬噸,占全國長途及沿海運輸總量的22.8%,僅次于桑托斯(32.4%)和巴拉那瓜(10.6%)。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十年該走廊大豆和玉米運輸量累計增長288.1%,遠高于桑托斯港(55.3%)和巴拉那瓜港(17.2%)的增幅,顯示出該通道在全國糧食出口中的戰略地位。2024年,大豆和玉米在該地區的運輸量已達3090萬噸,占全國長途及沿海運輸總量的22.8%,僅次于桑托斯(32.4%)和巴拉那瓜(10.6%)。
然而,今年的干旱暴露了該地區航運的脆弱性。為應對挑戰,ATP一方面加大對部分航道吃水深度的投資,另一方面推動與巴西交通基礎設施局(DNIT)及環保機構(IBAMA)的合作,力促戰略性疏浚工程落地,例如塔帕若斯河項目。同時,ATP積極呼吁推行水路特許經營模式,將水文測量、交通管理、維護和航標設置等職能交由特許經營方,以提高航運的可預測性和穩定性,減少對緊急措施的依賴。
ATP主席穆里略·巴博薩指出,亞馬遜走廊要真正鞏固其戰略物流地位,需要依托結構性公共政策、制度性合作及長期投資的良好監管環境。憑借天然的內河航運優勢和地理位置優勢,該地區完全有潛力繼續擴大在巴西農產品出口中的比重,但前提是解決當前的運營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