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后,玉米漲價了。
當然,不是大面積上漲,只是山東兩三家企業出現了上調。
但這也挺匪夷所思的,無量還下跌呢,怎么上量400多倒漲價了?
而且估計接下來還得有更多企業漲價呢。
為啥?
因為玉米的上量可能還要下降。
說到這兒可能看著有點懵,但其實玉米的邏輯一點兒沒變,量少漲價,量多降價。
在前幾天我們就曾提到過,說這周末山東華北一帶又要下雨了,而且部分地區這雨還不小。
所以玉米的肯定又要受到影響。
別看上量400多車,那得看這400多車都上到哪兒去了。
肯定是有的地方車多,有的地方車少,不用想,只有車少的才會提價。
而隨著降雨的持續,玉米的就會繼續減少,那么可能就有更多的企業開始提價。
所以這么一看,也就沒啥奇怪的了,但是也確實再次暴露了玉米市場的一些問題:
第一,山東的需求還是有的。
但還有下一句話,糧源供應也還是有的。
之前我們曾提到過,山東還是有需求的,但山東確實沒糧了,但是東北玉米正急不可待地運往山東呢。
因為東北玉米實在是太拉胯了,一直跌跌不休,并且不但沒有要回調的意思,甚至多家大企業還出現了停收。
這簡直就是把玉米再次推向了深淵,所以東北的余糧只能趕緊想辦法往外跑。
山東有需求,但是需求不大,或者說企業也不敢大,現在市場情緒這么差,都在看跌玉米,誰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大肆去補庫。
這么一來,也就意味著,山東這點需求動力根本不夠,所以玉米起不了什么大風浪。
第二,質量仍是王道。
雖然今年企業庫存普遍都不高,都不敢大建庫,都是動態補庫,但也并不短缺,也就是說,起碼安全庫存是有的。
那么,在這個全盤看跌的時候,還能提價收糧說明質量一定是過硬的。
為什么要說這個呢?
因為這就要說到春玉米。
春玉米現在被市場看作是洪水猛獸,甚至是壓倒玉米的稻草,這個我們昨天也說了,這很明顯是情緒影響大于實際影響。
春玉米水分大,并不好用,所以實質性的影響是有限的,但是麻煩就麻煩在現在情緒性影響很大,所以搞得玉米像是驚弓之鳥一樣,談春玉米就色變。
但等真正上市以后就會發現,市場真正需要的依然是優質玉米,所以即便春玉米上市可能又會引發一波殺跌,但補庫時就會發現真正需要的還得是優質干糧。
第三,玉米大跌底氣不足,但下跌趨勢難改。
玉米一直落價,但也還沒看到那種斷崖式的大落,要說大落也就是新疆玉米的連續兩回落價幅度達230元/噸,確實是把市場嚇了一跳。
但新疆玉米地處偏遠,在傳統的北糧南運中,還是以東北玉米和華北玉米為主。
但是東北和華北落歸落,像新疆那樣的大落還是沒出現,一是因為庫存都不高,貿易環節余糧也有限,也就缺少大跌的底氣。
二是也說明市場對新季玉米產情還有爭議。
比如有人炒作玉米大幅增產,也有企業提前一口價收糧的,各種消息亂飛,搞得市場也是很混亂。
但玉米下行已是大趨勢,只是落價的速度沒那么讓人心動過速,那么也就說明這次山東的回漲也只是一個小插曲。
雨過天晴,還得繼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