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旬開始,持糧主體的售糧積極性不斷增強,甚至就連被視為余糧見底的華北地區也“壓榨”出來不少糧源,東北地區的糧源就更別提了,近期流入關內的數量呈直線上升,在疊加華北及黃淮本地的春玉米,市場流通糧源數據激增,企業的底氣上升的那叫一個快!而按照時間推算,這樣的局面進入下個月之后會更加明顯,所以建議持糧主體能跑就別走了!
還有飼料企業,近期飼料企業的采購熱情直線下降,原因很簡單,現在大部分飼料企業都以消耗本身庫存為主,小麥和其他替代為輔,而下游的養殖業的“寒冬”依舊沒有過去,企業本身壓力就偏大,降本增效成為眾多飼料企業的首選,至于深加工企業,現在有點風生水起的意思,一改前期被壓制的局面,目前正在加速降價來打壓持糧主體,看清楚是壓制而是不試探。
關于目前企業庫存較低的問題,小編想說樂觀是好的,但要尊重客觀事實,首先當前階段持糧主體的出貨速度不斷加快,甚至越降越賣的局面都開始顯現,其次就是華北地區春玉米大面積入市,并且距離秋糧入市時間也不遠了,而企業現在的庫存基本都在安全線以上,所以它們等得起,在供需博弈周期中,現在采購方的話語權已經壓制了供應方!
關于東北地區的問題,目前已經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了,現在的持糧主體除了咬牙出庫沒有別的選擇了,這么說的原因有三個,一是目前市場缺糧的說法已經不成立,華北山東甚至南方銷區都有了自己新的采購渠道, 對東北糧的依賴性大幅降低,其次就是東北渠道糧的存量遠比預期的要高,目前已經越來越多的老板開始積極出貨了,市場供應糧源正在增加。
最后就是天氣啊,今年雨水較多,高溫高濕的天氣對糧源存儲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已經有不少糧源出現了返潮霉變的局面。這就意味著成本的上移,再疊加中儲糧和地儲庫的輪出,可以預見東北地區的供應壓力已經超過預期,更別說近期不少企業直接宣布停收,算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就是天氣啊,今年雨水較多,高溫高濕的天氣對糧源存儲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已經有不少糧源出現了返潮霉變的局面。這就意味著成本的上移,再疊加中儲糧和地儲庫的輪出,可以預見東北地區的供應壓力已經超過預期,更別說近期不少企業直接宣布停收,算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至于政策層面,小編不得不說目前就算是政策也很難全面扭轉玉米市場的頹勢,價格逐步貼近新糧開秤價已是必然,前面咱提到過,新陳接軌的結束期大概率會在九月中旬,所以留給大家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小編必須要說,在這場供需博弈的交戰中,持糧主體開始走下坡了,現在就看誰能提前破局了,畢竟生意場上有句老話:先賣獲利,中賣不賠,后賣遭殃!本月剩下的這一周,無論玉米價格能否反彈小編都建議大家跑起來!
至于山東地區已經有企業跌破1.2元的價格,小編月初就提到過,這個價格是早晚要破的,甚至現在才破已經超出了小編的預期,但想全面跌破這個位置,小編認為本月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月末玉米很可能會迎來一波小幅反彈,原因前面咱提到過,至于1.15元/斤是不是底線,小編認為按照新糧來說肯定不是,新糧的區間價大概率會在1-1.05元/斤,所以未來玉米降價才是主趨勢!
小結:玉米面臨較強的出貨壓力,行情沖高后會陷入一段時間的“虛弱期”,也就是小編一直在說的區間震蕩,目前玉米處于多空交織期,但實際落袋的利空因素并不多,再加上目前玉米市場供應依舊偏緊,持糧主體心態穩定。
而政策端更多的還是求穩,而企業目前是不具備強勢打壓持糧主體的條件,不過隨著供需雙方的博弈繼續,價格波動的速度也會加快, 雖說波動整體受限,甚至會在上漲的這幾十塊錢來回波動,但玉米市場確實也缺乏了繼續上漲的基礎,建議市場主體理性看漲,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購銷計劃。接下來繼續關注麥收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奏,遠期行情走勢有待觀察。
而政策端更多的還是求穩,而企業目前是不具備強勢打壓持糧主體的條件,不過隨著供需雙方的博弈繼續,價格波動的速度也會加快, 雖說波動整體受限,甚至會在上漲的這幾十塊錢來回波動,但玉米市場確實也缺乏了繼續上漲的基礎,建議市場主體理性看漲,結合自身情況制定購銷計劃。接下來繼續關注麥收騰倉情況,玉麥價差、政策端投放以及市場購銷節奏,遠期行情走勢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