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的關注重點已經不在陳玉米能不能翹尾上了,而是轉移到了新玉米的開秤以及后續的走勢上了。
而就在現貨玉米跌跌不休的時候,最近玉米期貨市場出現了一個新情況,那就是持倉量大增,突破了百萬手,并且在低位徘徊后最近也出現了抬頭的跡象。
當然抬頭也并不能代表什么,而且極大概率還會繼續震蕩,但是這種期現再次背離的情況就很值得關注。
為什么說是再一次呢?
因為之前的玉米市場是期貨市場頻頻走弱,甚至是破位下跌,但是現貨則相對抗跌,但很明顯,現在反過來了。
隨著距離新玉米上市越來越近,需求端又深度觀望,而在高溫多雨的天氣下又增加了存糧的難度,所以現在持糧主體基本就是放棄抵抗了,早賣早了。
這也是為什么最近山東玉米的上量一直維持在四五百車下不去了。
但期貨市場這時候卻持倉量大增,并出現了抬頭的跡象,這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信號。
首先,為什么在玉米看跌這么濃厚的時候持倉還會大增呢?
直觀的原因就是有大量新的資金進入到了玉米市場,而這些資金既有看空的,也有看多的,形成了很強的博弈。
這也說明,看似玉米是一跌到底,但其實背后多空博弈十分激烈。
為什么會激烈呢?
這也就代表著當前兩種不同的看待玉米行情的預期:
一種是認為玉米會繼續下跌,并且暫不見底。
理由是新玉米豐產預期較高,而市場需求疲軟,因此新玉米上市必然會加劇供大于求的局面,很可能會出現殺跌現象。
這一點從當前企業壓價玉米就能看出來。
而另一種則認為,玉米已經跌得差不多了,并且遠期仍有支撐,適合中長期布局。
理由是雖然玉米預期較弱,但并非沒有支撐,一方面有政策支撐的潛在利好,另一方面本年度余糧結轉減少也為遠期玉米提供了支撐,所以玉米未必是一跌到底的局面。
期貨市場雖然和現貨市場不一樣,但也基本代表了當前市場對新玉米預期的看法。而其實這正和我們昨天提到的新玉米的預期十分相似,即玉米看弱未必就是一弱到底,在弱的行情里也有底部的支撐。
再次拿新疆玉米的開秤舉例。
之前新疆玉米上市前,市場也是一片看跌,所以才有了企業連續大幅殺價的現象,但新玉米上市后,實際報價又出現了百元幅度的上調,這就說明市場預期和實際情況是存在一定誤差的。
雖然第二天又跌了20,但這足以說明百元幅度的提價促糧確實顯效了,也說明市場的博弈確實激烈,雙方都在押注自己的預期,不斷僵持,直到出現新的因素來打破這種僵持,這也意味著一旦平衡被打破,那么也將形成新的方向性的突破,這個突破要么繼續向下探底,要么給新糧直接筑底。
那么玉米會往哪邊突破呢?接下來需要關注兩件事:
一是新糧實際開秤價格與市場預期的對比及調整,這將是推動玉米行情的關鍵驅動因素;
另一個則是政策對玉米的態度,其中就包括進口玉米是否會調整或停拍,或者是否有其他相關動作,這都將成為推動玉米發展的重要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