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供應商受益:進口量或創歷史新高
據消息人士透露,2025/26年度(9月至次年8月)中國油廠可能會從阿根廷和烏拉圭購買創紀錄的1000萬噸大豆。這與此前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2024年9月到2025年7月,中國從這兩國的大豆進口總量為500萬噸。
出現這一轉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中美貿易戰的直接影響。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來,中美兩國相互加征關稅,導致貿易往來受損,尤其是大豆等農產品。中國通過轉向南美供應商,成功地規避了部分貿易風險。其次,阿根廷和烏拉圭的大豆產量在最近一個榨季實現了“豐收”。美國農業部估計阿根廷2024/25年度大豆收成達到5090萬噸,烏拉圭產量也增至420萬噸。
美國大豆出口受挫:銷售高峰期中國零訂單
與南美對華出口欣欣向榮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大豆出口商面臨的嚴峻形勢。中國今年尚未預定任何四季度(通常是美國大豆銷售的關鍵時期)裝運的美國大豆。這對于美國大豆出口商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在過去,美國曾是中國大豆的重要來源地,但自2016年以來,美國在中國農產品進口總額中的份額已從20%降至2024年的12%,而巴西的份額則從14%躍升至22%。中國通過減少對美國農產品的依賴,在貿易戰中獲得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總而言之,中國大豆進口格局的轉變是全球地緣政治和農業生產動態相互作用的體現。通過增加對阿根廷和烏拉圭的采購,中國不僅確保了其龐大市場的供應穩定,也進一步削弱了美國在國際大豆貿易中的主導地位。這一趨勢預計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重塑全球大豆貿易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