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按照規律,這時候玉米應該是越來越清淡才對,但自從山東玉米再次上漲以后,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首先是市場情緒就瘋了。
從之前的看跌玉米到現在直接變成了看漲,并且十分興奮。
其次是行情也摟不住了。
山東玉米虛晃了一槍之后,再次殺了一個回馬槍,又開始漲聲依舊了。并且從這兩天的行情來看,是越漲越來勁。
于是,就在距離春節不到一周的時間里,玉米開始進入最后的瘋狂狀態。
玉米雖然瘋狂,但是我覺得參考意義并不大。
因為現在的玉米可以說處于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局面中。
之所以說簡單,是因為玉米我們已經分析過很多次了,能影響玉米行情的左不過就是那幾個因素:供需、天氣、情緒、政策、質量等等,所以這些因素怎么變動,怎么互相影響,最后怎么作用到市場上,就決定著玉米的價格怎么變動。
那為什么又說復雜的呢?
是因為這個時間點。
現在距離春節越來越近了,按以往的規律,小年過后,玉米購銷就開始變得清淡了,這時候無論是買還是賣大多是個體化情況,所以很難推及到整個市場上。
比如,基本從小年開始,企業就會陸續發布停收通知了,而即便沒停收的也并不一定是需求多急迫,也只是企業自身原因,不能作為整體玉米市場的因素來推斷。
所以不出意外,從這兩天開始,就開始有企業陸續發布停收信息了。
而賣糧主體也一樣,基本年前想變現賣糧,落袋為安的也就早出手了,小年過后就收拾心情備貨春節,至于其他的也就等到年后了。
而這時候但凡還在瘋狂賣糧的無非就是一個原因,即糧源質量問題,恐怕存不到年后了。
所以,別看這時候玉米還在瘋漲,但也僅僅只代表此刻的狀態,并不能代表年后,更不能代表整個2025年。
而年后的行情看什么呢?
一是看供應端。
年后更重要的是玉米的供應,為什么?
因為大家都知道,年后的玉米有一險,那就是地趴糧,而這個地趴糧對玉米的影響只有兩種結果:
一個是影響不大,另一個是玉米下跌。
這具體要看年后的天氣變化,以及玉米的糧源質量了。
但結論只有一個,年后玉米想馬上就迎來大漲,那基本是天方夜譚。
二是看政策。
別看玉米市場情緒一下調動起來了,但是情緒只能影響階段性的玉米行情,而真正給玉米奠定主基調的還是得看政策的主導。
而對于政策,我們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判斷,那就是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穩定玉米價格,穩定玉米市場,而并不是刺激玉米大漲。
明白這一點就會知道,政策對玉米更多是托底,幫助玉米更順利的買賣購銷,而非其他。
三是看供需。
盡管現在市場對于玉米的供需有不同看法,但至少春節后來看,玉米依然是供需寬松的格局。
一方面是玉米的需求在前兩年達到峰值后,就一直面臨下滑的狀態,而無論是進口玉米還是進口替代等都是一個高企的狀態。
再加上官方數據顯示,去年玉米增產,即便是不增產,也不會出現短缺的情況。
所以,玉米供應是十分充足的,更別提還有部分因天氣問題而保存難度增加的水分玉米。
另一方面呢,需求端有爭議。
一是飼料需求到底有多大?
雖然說生豬產能回落以后,豬少了,飼料需求自然也要下降,但是因玉米價格走跌,性價比突出,所以對玉米的需求回升。
但另一方面,生豬養殖開始進入瓶頸期,即開始進入低利潤狀態,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飼料需求也變得謹慎。
二是深加工需求增長空間有多大?
我們之前說,飼料需求進入剛需狀態,而深加工增長潛力大,有望成為玉米新的需求增長點。
但增長空間有多大尚待市場驗證,所以至少在春節后來看,這一需求并不會馬上表現出來。
那么我們就得出結論,雖然當前玉米瘋狂看漲,但年后的玉米頂多是一個穩的狀態,大漲及大跌的幾率都很小。
玉米想要發力不容易,不僅需要契機,更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