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多仍會支撐價格
年前玉米價格上漲很大程度來自于增儲政策的利多提振,那么年后價格能否繼續堅挺,還要看增儲等利多政策的落地情況,政策之所以增儲也是為了讓價格止跌、維穩、保護農民利益,所以玉米現貨價格反彈之后,繼續增儲推升價格的預期就會下降,不會讓玉米價格過熱,但也不會讓玉米降溫,所以政策利多還是可以期待的,只是年前大幅反彈過后,年后政策力度或有減弱,但方向不變,還是利多為主,而且春節前后將發布202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政策利多預期仍存。
年后下游補庫預期仍在
下游企業經歷春節期間的玉米庫存消耗,一般在年后都會有補庫行為,而基層年后恢復售糧一般要在元宵節之后,因而年后下游補庫需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玉米價格,不過年后對應下游產品消費需求淡季,無論是深加工還是飼料養殖端,都處于需求淡季,下游企業加工利潤存下滑預期,或限制其庫存積累意愿,企業追高玉米價格預期不強,預計仍是逢低建庫為主。
基層售糧過半,年后余糧壓力下降
鋼聯數據顯示,截止1月17日,東北主產區售糧進度為49%,同比偏快7個百分點,華北主產區售糧進度為51%,同比偏快5個百分點,年前售糧進度過半已無懸念,緩解年后供應壓力預期,玉米市場供需邊際好轉,提振市場心態。不過今年東北氣候偏暖,年后開化,地趴糧存集中上市預期,且新季玉米上市初期因高溫霉變帶來較大影響,開化后糧質仍有霉變擔憂,因而地趴糧售糧節奏可能提前,施壓階段性玉米價格,但目前預計價格回落空間有限,因新糧上市初期霉變問題導致地趴糧急于出售,剩余年后未售地趴糧數量恐并不及往年那么多,因而價格預期仍不悲觀。
港存替代貿易庫存,實際壓力不一定大
今年貿易環節建庫意愿較低迷,糧源多在港口和下游企業,東北及華北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已明顯高于去年同期庫存水平。鋼聯最新數據顯示,截止1月10日,南北港口玉米及谷物庫存均為近年來同期最高水平,創年度內庫存新高,北方四港玉米庫存為461.8萬噸,廣東港全部谷物庫存為323.2萬噸,港存壓力仍較大,限制階段性玉米價格反彈幅度。不過今年港存雖大,但港存和貿易庫存的合計數量卻不一定大,貿易環節隱藏庫存變成港口可見庫存,所以盡管港口壓力爆表,1月份港口玉米價格漲勢卻也不弱,因而不必過于看重港存壓力利空。
綜上來看,筆者認為,年后玉米價格整體走勢還是相對堅挺,政策利多仍將繼續,年后下游亦存補庫需求預期,但因價格年前反彈幅度已較大,年后短期繼續推升幅度預計受限,中長期來看,玉米市場的供需邊際好轉,玉米價格整體走勢預計震蕩略偏強,關注后續地趴糧上市對玉米價格的影響,以及政策消息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