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供應端的變數,油脂需求端最大的不確定還是生物柴油政策。油脂趨勢性反彈更需要生物柴油端的指引。
國內春節假期期間,油脂市場波動幅度較大。截至2月3日,美大豆期貨主力合約相比1月27日漲幅不到1%。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阿根廷降雨偏少,巴西中西部主產區暴雨影響大豆收割;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等地區加征關稅,市場擔憂美豆出口需求。美豆油上漲5%左右,若對加拿大菜油加征關稅,美國會更加傾向使用美豆油作為生物柴油原料。馬來西亞棕櫚油漲幅接近4%,由于印尼2月棕櫚油出口總關稅下調62美元/噸,市場擔憂印度等地區需求,最終限制盤面漲幅。
棕櫚油基本面偏弱
根據MPOA數據,1月前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預估減少13.29%,往年同期均值為減少13.1%,減幅略微擴大。進入1月,馬來西亞沙巴州和沙撈越州雨水較多,柔佛州和彭亨州情況好一些。根據船運商檢機構ITS的數據,1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下降12.3%,減幅較2024年12月前25日縮小,往年同期均值為下降11.17%,出口表現略差。盡管今年齋月將于3月開始,但是印度在齋月備貨季并沒有大量采購棕櫚油。市場預估1月進口棕櫚油在40萬噸左右,低于2024年12月的50萬噸。1月31日,印度港口毛豆油和毛棕櫚油價差為-53美元/噸,為2021年以來同期最低;印度港口精煉豆油和精煉棕櫚油價差為-35美元/噸,1月中旬為-75美元/噸,價差逐步縮窄,但仍是2021年以來同期最低。
截至1月初,印度港口棕櫚油庫存下降至40萬噸,低于歷史均值51萬噸;豆油累庫至31萬噸,高于歷史均值16.6萬噸;葵油庫存略降至27.8萬噸,高于歷史均值12.6萬噸。根據市場反饋,印度轉向采購更多的豆油和葵油,2月初印度豆油和葵油庫存還將處于高位,但是棕櫚油將繼續去庫。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葵油出口前置,未來葵油仍溢價于其他油脂,預計阿根廷豆油在4月新作大量上市之前,出口增量有限。
豆油持續去庫
由于之前國內近月進口大豆榨利較差,下游并沒有大量采購豆粕,1月船期進口大豆買船較為緩慢。而1月由于巴西中西部降水較多,影響收割和出口發運,預估2月國內進口大豆在500萬噸,3月在400萬噸,1—3月累計進口在1628萬噸,比2024年同期減少230萬噸。尤其是3月進口到港偏少,預計到3月底國內豆油將去庫至60萬噸。
1月27日當周,巴西大豆發運38.65萬噸,高于前一周的25.11萬噸,低于歷史均值41.27萬噸,也低于2024年同期的52.54萬噸。未來一段時間,巴西多數地方降雨低于正常水平,有利于收割。如果天氣持續較好,4月之后進口南美大豆到港將增多。
菜油累庫壓力猶存
在前期菜油漲至高位階段,國內采購較多的進口迪拜、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地區的菜油,一季度菜油平均每月到港在20萬噸以上。截至1月底,華東地區三級菜油和一級大豆油現貨價差為410元/噸,雖然低于歷史平均的1015元/噸,但是該價差下,下游采購意愿還是不高。根據往年情況,只有三級菜油和一級豆油價差打平的時候,菜油成交才會顯著改善。從平衡表上看,只有等到4月開始,國內菜油庫存才會開始下降多一些,在此之前,累庫壓力猶存。
美國對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也可能會影響加拿大菜油出口到美國。近兩年加拿大出口300萬噸左右的菜油到美國,不到一半用于生物柴油,剩下的用于食用等其他消費。根據美國政府的提議,2025年開始菜油將不會獲得生物柴油補貼,豆油將會獲得0.2~0.3美元/加侖的補貼。目前美國生物柴油政策還處于征詢期,也未上升到法律層面。如果最終美國政府加稅涉及加拿大菜油,且加拿大菜油最終不會獲得補貼,那么加拿大菜油將會降價尋找其他地方的需求。
等待政策指引
美國除了對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也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加稅,而國內也將采取反制措施。除了供應端的變數,油脂需求端最大的不確定還是生物柴油政策,這也是上一輪油脂回調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數市場人士預估今年印尼生物柴油實際完成不了B40,消耗棕櫚油增量只有100萬噸左右,不及早先預期B40情形下200萬~300萬噸的增量,非公共市場部分在沒有補貼下,能否順利執行仍然存疑。
美國生物柴油方面,雖然特朗普上臺后不傾向發展生物柴油,但是也不至于完全停止,最終或許像上屆任期內豁免一些小型煉油廠的義務量。未來生物柴油增量或許放緩,3月美國環保署將會提出2026年的強制性規定,一季度不會有決定性的美國生物柴油政策,油脂趨勢性反彈更需要生物柴油端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