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過后,三大油脂品種連漲三日。截至2月7日收盤,棕櫚油、豆油、菜籽油主力合約分別漲至8916元/噸、8162元/噸、8816元/噸,分別累計上漲約4.5%、4%和2%。
談及節后油脂板塊表現強勁,國聯期貨農產品事業部分析師姜穎表示,由于春節假期期間外盤CBOT大豆、BMD毛棕櫚油等品種強勢上漲,假期后內盤跟隨補漲。美國關稅政策是拉動外盤油脂品種上行的重要因素,美國新的關稅政策落地,相關油脂品種進口成本可能發生變動。
“春節假期期間,美國宣布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對豆油價格產生一定影響;此外,2月3日特朗普宣布暫停對加拿大征收關稅,將其實施時間推遲到3月4日,加拿大菜油主要出口至美國,關稅政策延遲對菜油價格產生一定利多影響。”方正中期期貨高級分析師王一博告訴記者,此外,高頻數據顯示,馬棕油產量降幅環比擴大,出口量降幅環比收窄,去庫預期增加也對國外油脂品種產生利多驅動。
看向油脂品種基本面,棕櫚油方面,王一博告訴記者,棕櫚油基本面目前表現偏強。3月份前棕櫚油處于減產季,2月前5日馬棕油產量環比下降0.99%,齋月備貨需求或對2—3月產地出口形成支撐,產地仍存去庫預期。2月10日將公布MPOB月度供需報告,路透預估1月馬棕油產量環比下降11%,至132.3萬噸;出口量環比下降14.64%,至114.52萬噸;期末庫存環比下降3.45%,至164.98萬噸。MPOB月度供需報告或帶來利多消息,接下來可繼續關注MPOB報告是否存在預期差。長期看,2025年二季度以后棕櫚油存在恢復性增產預期。
“棕櫚油產地1月減產幅度較大,2月仍處于減產周期中,預計延續去庫預期,內外盤棕櫚油期貨受此支撐漲幅較大;此外,印度由于進口虧損,進口數據大幅下滑,而國內進口利潤修復,在春節后需要補庫的背景下,買船或有機會增加。”姜穎說。
豆油方面,目前市場關注的焦點為南美產區天氣以及中美貿易關系。王一博告訴記者,從天氣情況來看,南美北部局地降水偏多,巴西大豆收獲進度偏慢,南美南部局地干旱,不利于大豆單產,阿根廷大豆產量預期調降。后續受天氣及政策升水支撐,豆油或延續偏多思路。
“國內方面,2—3月進口大豆供應偏緊,豆油貿易商積極采購,預計豆油延續去庫,支撐國內豆油價格。”姜穎說。
美國對加拿大征收關稅時間推遲疊加競爭產品植物油價格走高,對菜油產生利多影響。姜穎認為,美國生柴政策的利空暫時交易完畢,美國對加拿大征收關稅的時間推遲30天,市場此前對加拿大菜油需求下滑的悲觀預期得到一定改善,菜油價格出現修復性上漲。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45Z規則顯示菜油暫無法獲得稅收減免,若美國最終對加拿大征收關稅,可能使加拿大菜油對美出口量大幅下降,轉而出口至歐盟和我國,貿易流向改變可能增加國內菜油供給,屬于潛在利空。”王一博說。
展望2月三大油脂整體走勢,姜穎表示,油脂市場或保持強勢,但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或會導致市場波動加大,品種間走勢預計進一步分化,預計豆油在油脂板塊中單邊表現最強,其次是棕櫚油,菜油則因國內供應較為充足,上漲空間預計相對有限,在油脂板塊中表現偏弱。
“我們建議做空菜棕價差,國內菜油庫存處于同期高位,俄羅斯菜油到港季節性增加,現貨供給充足,結合目前國際菜籽貿易流向變化來看,加拿大菜油對美出口量若下降,將轉向出口至我國和歐盟,國內菜油供需偏寬松的局面或持續。目前產銷區棕櫚油庫存偏低,2月份棕櫚油產地仍處于季節性減產季,印度等國在2—3月存在齋月備貨需求,對棕櫚油價格將繼續產生一定的利多影響。”王一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