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零售商反映白象的管理混亂正勸退一批批合作伙伴,這不禁讓人質疑,白象能否繼續講好其“國貨之光”的故事。
白象的逆襲之路始于多重正面事件的疊加效應。從拒絕外資收購、使用殘疾人員工,到315晚會老壇酸菜事件中迅速撇清關系,白象成功樹立了正面的品牌形象。
據快消行業大數據公司發布的報告,2023年白象在方便面市場的占有率達到13%,僅次于康師傅和統一,位居行業第三。同年,白象抖音官方旗艦店的月度GMV穩定在1億元以上,業績持續增長。
然而,白象的輝煌背后并非沒有隱憂。
近年來,白象不斷漲價的策略已經勸退了一部分終端消費者。
以2023年為例,白象某系列方便面的整箱進貨價從上一年的30多元上漲到40多元,導致超市只能將這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使得白象方便面的售價甚至高于康師傅和統一。
漲價之外,白象的口感問題也成為消費者吐槽的焦點。
在白象抖音官方旗艦店的1.8萬條評論中,中差評合計占比達到17.67%,其中大部分差評都集中在對面條口感的抱怨上。漲價和口感問題的雙重打擊,無疑對白象的復購率產生了負面影響,從2024年上半年白象抖音官方旗艦店月GMV跌至5000萬元-7500萬元便可見一斑。
內部管理混亂則是白象面臨的另一大挑戰。
據多位零售商反映,白象的經銷商團隊管理相對混亂,引發終端渠道老板的不滿。一些超市老板表示,售賣白象產品不僅不賺錢,反而還在虧損。這種情況在皖北和豫東等地的縣城尤為嚴重。
此外,白象在軟飲料市場的發力也未能激起太大水花。
盡管企業一直在嘗試拓展新品類,但受限于食品行業的競爭態勢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白象在這些領域的進展并不順利。與此同時,預制菜、新型速食類產品以及外賣行業的快速發展,都在不斷沖擊著方便面市場的需求。
在線上渠道方面,隨著電商平臺流量增長趨于天花板,關鍵詞成本逐漸拉高,付費投流成為商家獲取高GMV的關鍵。然而,對于白象這樣的食品企業來說,有品類、無品牌的問題短期內無解,意味著其在拓展新品類時面臨著更大的市場不確定性和競爭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白象在市場營銷方面并未停下腳步。近年來,白象加大了營銷力度,通過聯名王者榮耀推出經典火雞拌面、獨家冠名抖音跨年晚會、贊助央視春晚等方式持續提高品牌知名度。
同時,白象還形成了獵奇產品+拳頭產品的組合策略,推出了香菜面、折耳根拌面等新奇口味,試圖迎合當下年輕人的消費需求。然而,這些努力能否有效緩解白象面臨的內部管理混亂和渠道困境,仍有待觀察。
未來,白象能否繼續講好其“國貨之光”的故事,將取決于其能否有效解決這些挑戰并找到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