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區走貨低迷,產區后市承壓
2月末到3月初,東北產區大豆出貨量較前期有了明顯增加,山東、河北等等銷區都陸續采購東北產區大豆。究其原因,批發商、用糧方庫存剩余不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產區豆價春節以后持續上漲,銷區用糧方多是擔心東北商品豆價格漲幅過高,后期采購成本增加,由前期觀望轉為參與采購,但據市場反饋所知,近期銷區采購多為補充庫存,產區貿易商的反饋也印證這一點,大部分都是補足相應的庫存,再加上銷區豆制品消費本就低迷,大豆銷貨仍是不快的局面并沒有明顯改善,可以預見后期很長一段時間,銷區與產區購銷或將以零星走貨為主,3月以后東北商品豆或又將面臨發貨十分艱難的局面。
國儲拍賣未定
產區大豆從業者對豆市也不是一味的看好,主要因為懸而未決的國儲拍賣,其實2025年國儲會不會拍賣,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尚未公布準確消息,但目前從市場各方面的反饋以及國家儲備大豆的作用和三年輪換的基本原則上講,2025年國儲大豆拍賣將會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時間尚未確定,那么2025年國儲拍賣對商品豆市場價格有何影響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筆者建議大家可以先回顧2024年國儲拍賣情況,2024年國儲拍賣陳豆,其蛋白含量在39.5-40之間,“質量好、價格低”對商品豆市場影響沖擊較大,國儲拍賣從2024年4月開始國儲陳豆拍賣到2024年12月上旬逐漸流入市場,使2023年產商品豆市場價格有明顯的下滑,而后期隨著2023年產商品豆逐步減少才保持低位平穩退市。
回到今年,國產大豆剩余總量明顯少于上一年,使得青黃不接的狀況提前來到。那么,就要另當別論了,如果國儲拍賣,其對大豆市場一定會造成沖擊,沖擊力的強弱還要看又存放了一年的國儲豆質如何,筆者認為,隨著2023年產國儲豆存放時間加長,蛋白、水分流失以及變質伴發的紅眼狀況,后期對2024年產商品豆影響或許不會像市場想象的那么悲觀,很有可能造成市場需求方將兩者互相攙兌才能使用的情況出現,屆時東北豆價與國儲豆價漲跌互補的可能性較大。
綜上所述,目前大豆市場價格繼續上漲躲不開以上兩個因素,越往后期,下游市場需求影響就越大,因為國儲拍賣后,很多大型工廠會轉投國儲懷抱,決定現貨市場豆價還要看銷區需求,而眼下豆制品消費如此低迷,東北大豆價格繼續上漲的空間真的非常有限,其價格上漲之路也很難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