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每日糧油收集整理的資料來看,2024年我國分別從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糧食作物3179.33萬噸和444萬噸,約占當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的23%,此外,還從加拿大進口了639萬噸油菜籽和202萬噸菜籽粕。
如果再加上豌豆、豬肉等農產品,我國合計從兩國進口的農產品總規模將超過4500萬噸。
對此,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表示,中國宣布對美國農產品征收進口關稅,這可能有利于對巴西農產品的需求。該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減少了進口美國大豆,增加從巴西采購,目前中國占到巴西大豆出口總量的79%,而去年同期為75%。
而金龍魚也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南美是中國主要的進口大豆供應來源,今年南美大豆產量充足,加征關稅預計影響不大。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近年來伴隨著國內食品價格的波動,糧食供應嚴重依賴國際進口的聲音在國內被廣泛傳播,并一度引發關于糧食安全的討論。那么,本次我國同時對美加兩個農產品出口大國加征進口關稅,是否會造成我國糧食供應短缺的局面呢?
特別是美國,作為全球大宗糧食作物的主要供應國,且擁有嘉吉、邦基等跨國糧企,能否借此對中國糧食供應形成封鎖?
實際上,早在2018年、2019年我國就曾先后對美國和加拿大進口農產品采取過加征關稅和限制進口的措施,雖在隨后的幾年內國內糧價出現上漲,但總體供應并未出現短缺。而同期,國際糧價在俄烏沖突的影響下,一度飆升60%以上。
同期,美加兩國在貿易對抗上,不但未對中國糧食供應進行封鎖,反而在后續的相關談判中,多次要求中國恢復對其相關產品的進口,加拿大更是多次上訴至世貿組織,要求恢復加拿大菜籽對華出口資格。
而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不得不向農民提供了280億美元,以緩解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帶來的沖擊。
從本次加征關稅來看,這次我國對加拿大農作物采取的措施除了油菜籽外,還擴散至水產品等領域。據國際貿易數據顯示,加拿大每年向中國出口約12.5億美元水產品,占其全球水產品出口總量的21%。
在美國方面,本輪關稅問題不但涉及中美,還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從美國農業部數據來看,截至2月20日,美國對墨西哥銷售的780萬噸玉米尚未裝運,還有400萬噸大豆、小麥和高粱尚未運往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目前,特朗普已經開始呼吁美國農民“堅持下去”,因為他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損害他們的生意,并加劇已進入第三年的農業衰退。
其他方面,當前國內新季秋糧收購有序推進,市場購銷活躍,價格穩中有漲。據來自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玉米、大豆旺季收購進入收尾階段,收購量分別超1.9億噸、1000萬噸,均為近年來較高水平。
而隨著市場購銷的活躍,主產區玉米和大豆價格有所上漲。目前市場價格均比去年12月份每噸上漲100-200元,其中華北地區玉米上漲超過200元;國內玉米期貨價格保持整體上漲態勢,目前主力合約價格較年前每噸上漲200元左右,反映了各類主體看好后市的積極心態。
如果再加上豌豆、豬肉等農產品,我國合計從兩國進口的農產品總規模將超過4500萬噸。
對此,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表示,中國宣布對美國農產品征收進口關稅,這可能有利于對巴西農產品的需求。該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減少了進口美國大豆,增加從巴西采購,目前中國占到巴西大豆出口總量的79%,而去年同期為75%。
而金龍魚也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南美是中國主要的進口大豆供應來源,今年南美大豆產量充足,加征關稅預計影響不大。
不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近年來伴隨著國內食品價格的波動,糧食供應嚴重依賴國際進口的聲音在國內被廣泛傳播,并一度引發關于糧食安全的討論。那么,本次我國同時對美加兩個農產品出口大國加征進口關稅,是否會造成我國糧食供應短缺的局面呢?
特別是美國,作為全球大宗糧食作物的主要供應國,且擁有嘉吉、邦基等跨國糧企,能否借此對中國糧食供應形成封鎖?
實際上,早在2018年、2019年我國就曾先后對美國和加拿大進口農產品采取過加征關稅和限制進口的措施,雖在隨后的幾年內國內糧價出現上漲,但總體供應并未出現短缺。而同期,國際糧價在俄烏沖突的影響下,一度飆升60%以上。
同期,美加兩國在貿易對抗上,不但未對中國糧食供應進行封鎖,反而在后續的相關談判中,多次要求中國恢復對其相關產品的進口,加拿大更是多次上訴至世貿組織,要求恢復加拿大菜籽對華出口資格。
而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不得不向農民提供了280億美元,以緩解與中國的貿易摩擦帶來的沖擊。
從本次加征關稅來看,這次我國對加拿大農作物采取的措施除了油菜籽外,還擴散至水產品等領域。據國際貿易數據顯示,加拿大每年向中國出口約12.5億美元水產品,占其全球水產品出口總量的21%。
在美國方面,本輪關稅問題不但涉及中美,還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從美國農業部數據來看,截至2月20日,美國對墨西哥銷售的780萬噸玉米尚未裝運,還有400萬噸大豆、小麥和高粱尚未運往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目前,特朗普已經開始呼吁美國農民“堅持下去”,因為他的關稅政策可能會損害他們的生意,并加劇已進入第三年的農業衰退。
其他方面,當前國內新季秋糧收購有序推進,市場購銷活躍,價格穩中有漲。據來自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玉米、大豆旺季收購進入收尾階段,收購量分別超1.9億噸、1000萬噸,均為近年來較高水平。
而隨著市場購銷的活躍,主產區玉米和大豆價格有所上漲。目前市場價格均比去年12月份每噸上漲100-200元,其中華北地區玉米上漲超過200元;國內玉米期貨價格保持整體上漲態勢,目前主力合約價格較年前每噸上漲200元左右,反映了各類主體看好后市的積極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