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3月份后,多區域的政策性儲備小麥的輪出銷售投放數量同步暴增,尤其是之前成交情況表現不錯的山東市場,已經連續兩個月大幅增量投放。盡管從月度成交均價對比來看,多數區域依然是呈現上漲態勢的,但要注意到除了江蘇市場之外,其他區域的成交率開始呈現出大幅下行趨勢,那么從量價背離的角度來說,小麥市場由漲轉跌的苗頭已經非常明顯了。
接下來我們再從周度成交情況對比來看,進入3月后,唯有江蘇市場的政策性儲備小麥輪出銷售繼續維持高成交率,量價關系配合的還不錯之外,其他區域雖然成交均價回跌并不明顯,但成交率和月度成交對比同樣是呈現大幅度下降態勢的,即便是表現強勢的江蘇市場,近期的成交均價和溢價率也有走軟的勢頭。
還有一個需要我們重點關注的現象,就是盡管隨著市場主體對小麥市場底部形成大的共識,市場情緒有所穩定,尤其是2月下旬小麥市場價格的跟風上漲,部分主體甚至又開始表現得非常樂觀,但我們從多區域交易平臺來看,掛網競價銷售的貿易糧小麥數量也是出現大幅增加的,其實如果考慮到倉儲成本和資金成本,如果沒有大的行情出現,即便是后續小麥市場價格繼續有所反彈,也是得不償失的。而排除天氣因素之外,小麥貌似沒有任何支撐大行情爆發的理由,我們從近期部分市場對2025年產小麥的預采購成交價格來看,基本是和現行價格保持同步的,甚至還要更低一些,這也是代表著部分市場主體對小麥后市的基本態度。
對于小麥市場而言,現階段供應端壓力大增,但需求端卻并未同步跟上,盡管部分區域替代玉米飼用的性價比已形成,但暫時難以形成大幅替代,同時政策性儲備單向采購2024年產小麥的數量對比前期已經銳減,購銷雙向的采購端生產年份也幾乎全部轉向2025年的新產,因此小麥市場的新增需求并不能支撐或是消化供應端大幅增加的壓力。那么在供需錯位的市場環境下,小麥市場后市,至少現階段可以說并不樂觀。

從以上中央儲備糧小麥的成交情況對比統計來看,盡管中央儲備糧小麥輪出銷售投放規模增幅呈現出放緩的態勢,但接下來延續增量投放仍將是大概率事件。從成交率的角度來看,是明顯強于地方儲備的,不考慮品質和服務的問題,但輪出銷售底價貼近市場也是非常明確的,不像少數地方儲備企業,一直游離在市場真空中。
也意味著小麥市場的需求雖然弱,但并沒有大幅縮減,尤其是在對價格底部形成共識之后,小麥市場即便是回跌,依然堅持幅度已經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品質差異在市場當中的差異化表現。
也意味著小麥市場的需求雖然弱,但并沒有大幅縮減,尤其是在對價格底部形成共識之后,小麥市場即便是回跌,依然堅持幅度已經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品質差異在市場當中的差異化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