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以來,國內油脂市場整體呈現震蕩格局。受制于棕櫚油產地增產預期不斷增強及巴西大豆貼水下跌,油脂價格重心有所下移。但棕櫚油產地偏低的庫存、美國潛在的生物柴油題材,約束了油脂進一步下行的空間,油脂價格或延續雙邊震蕩格局。
棕櫚油價格大跌提升性價比隨著齋月節結束,雖然市場預期棕櫚油將季節性增產,但棕櫚油產量同比仍然較差。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長9.11%。油棕總種植面積下滑、樹齡老化及翻種率偏低,預計將限制馬棕的產量,4月至9月產量表現或低于去年同期。
此外,由于印尼2024年7月發生了干旱,滯后影響可能會沖擊今年4月的產量復蘇。隨著近期棕櫚油價格大跌,預計產地較低的庫存將帶來支撐,同時由于棕櫚油價格跌幅大于豆油,豆棕價差顯著修復。棕櫚油性價比提升,進口利潤改善,印度、中國等主要需求國積極補庫,產地出口顯著改善。近期印度新增20多萬噸棕櫚油成交,我國也有7條棕櫚油新增買船。船運調查機構AmSpec和SGS的數據顯示,4月1日至2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較上月同期增加18.53%和3.64%。
巴西大豆貼水有望企穩反彈豆油方面,雖然理論上中美貿易摩擦將提升國內大豆進口成本,但即便不采購美豆,巴西大豆1億噸以上的出口潛力足以滿足我國全年進口需求。隨著市場對中美關稅摩擦的交易消退,巴西大豆貼水下滑。巴西植物油行業協會預計,2025年巴西大豆產量將達到創紀錄的1.696億噸,雖較3月預估下降0.8%,但仍是紀錄高位水平,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085億噸,同比增長10%左右。
阿根廷農林牧漁業秘書處發布的月報顯示,2024/2025年度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為4900萬噸,較2023/2024年度的4820萬噸高出1.7%。此外,近期由于種植利潤豐厚,巴西農戶積極銷售,加之阿根廷新豆上市及外匯管制放松,進一步對巴西大豆貼水帶來沖擊。國內市場,雖然一季度大豆到港量偏低,但隨著4月份大豆最緊張的時間過去,預計7月份之前每月將有超千萬噸大豆到港,給豆粕帶來沖擊,進而通過油粕比的修復給油脂走勢帶來一定支撐。
雖然巴西大豆貼水走低,但對于四季度大豆供應缺口的擔憂仍然存在。如果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緩慢,巴西大豆貼水有望逐步企穩反彈。此外,如果美豆因種植期炒作天氣而價格上漲,國內大豆進口成本也將顯著提升。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美國希望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并有信心雙方能夠相處得很好。此外,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報告顯示,截至4月20日當周,美國大豆種植率為8%,高于市場預期的7%,此前一周為2%,去年同期為7%,五年均值為5%。
排查整治可能推升油脂行情日前,市場監管總局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于2025年4月至12月在全國集中開展食用植物油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工作。此次排查聚焦食用油摻雜摻假、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虛假標注、交付裝卸不規范等問題,預計將關停或整改10%~15%的中小型油廠,導致短期供應減少約50萬噸/年,進而提高大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產能利用率。
再者,此次整治中小油廠停產檢修成本增加,疊加運輸規范要求提高,預計將推動食用油現貨價格上漲5%~8%,或引發油脂期貨價格短期炒作。綜合來看,盡管產地季節性增產臨近,但較低的庫存及出口修復,給棕櫚油價格帶來支撐。隨著國內大豆到港,抑制豆粕市場表現,油粕比修復將令豆油獲得一定支撐,但進一步上漲仍需要國內大豆進口成本上升,預計油脂價格延續震蕩走勢,關注棕櫚油的累庫及美國生物柴油政策。